眼科药物进入长效疗法竞争,中国企业上牌桌 眼底治疗市场正孕育着一场大的变革。5月底,拜耳和诺华新的抗VEGF药物相继在国内获批,在传统抗VEGF药物主导眼底疾病治疗市场十年后,市场迎来了一丝新意。近年来,随着双靶点药物(法瑞西单抗)、长效制剂(布西珠单抗)以及基因疗法(如AAV载体药物)的接连登场,眼底治疗周期从“月注射”延至“季度注射”,...
近百亿估值、30亿亏损,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三闯港交所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张珏 “几乎所有的药物发现和设计过程将在计算机中开始并结束。”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这句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处在技术革命与产业转型交汇点的“AI+医药”,已被视为近年最具潜力的黄金赛道之一。 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正在第三次冲刺港股IPO。5月8日,...
FDA将限制动物试验,“猴茅”跌停 4月10日,据路透社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周四宣布,计划在单克隆抗体疗法及其他药物的研发过程中,用“与人类相关的方法”取代动物试验;这些方法包括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模型等。此外,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可能会使美国制药企业用于试验的长尾猕猴进口价上涨40%。受多重消息影响,中国CRO昭衍新药...
围剿神药造就股价飙升:氘代药物的逆袭? 围剿神药,捷径很多。3月9日,主打氘代药物的Biotech同源康医药发布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TY-9591(商品名:卡达沙®)在一项关键Ⅱ期临床试验中,头对头击败阿斯利康的“肺癌神药”奥希替尼。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于2017年横空出世,也是全球首个三代EGFR-TKI,2024年全球销售金额突破65亿...
AI药物研发:科技加速医药突破 导语:AI药物研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医药领域的突破,科技的力量让新药研发更加高效精准,为人类健康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希望。(1)行业定义传统新药研发所具有的周期长、成本高、风险高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之得到有效解决,缩短研发周期,节省试错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和收益率。使用人工智能技...
逼近千亿市值,这家四川企业成为中国医药产业最大“黑马” 导语:市值逼近千亿大关的百利天恒,为中国创新药产品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李平 | 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 | 出品1一夜暴富的医药黑马科创板上市两年市值增长9倍,杀入全球药企市值TOP50,百利天恒将创新药研发的成长潜力演绎得淋漓尽致。近日,根据choice数据统计,E药经理人推出了“全球制药企业市值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