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航飞机坠毁最新调查结果出炉:坠毁原因指向机长,与副驾驶无关

在印度航空171号班机空难过去的这些日子,相关调查终于有了新的动静。这事儿从发生起就揪着不少人的心,毕竟是波音787第一次出这么大的坠毁事故,机上242人里241人没了,地面还捎带着19条生命,想想都让人喘不过气。
最新的说法是,黑匣子里的录音藏着关键线索。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6号援引几位知情人说,根据飞行记录器里的对话,可能是机长亲手把控制燃油供应的开关给关闭了,从而导致两台发动机都在瞬间停止了允许,最后导致飞机坠毁,砸在了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
7月17日的报道称,当时操控飞机的是30多岁的副驾驶克莱夫·昆德,他一边握着操纵杆,一边发现不对,就问经验更足的机长苏米特·萨布哈瓦尔,为什么要把燃油开关拨到“切断”的位置,副驾驶的语气里满是惊讶和慌张。但机长那边听着倒挺冷静,没怎么慌乱。有美国的飞行员分析,副驾驶正专心驾驶着飞机,手上没有切断燃油开关的可能,而机长作为监控人,则更有可能腾出手来切断燃油开关。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上周发的初步报告里,其实也提到了这段对话,只是没有明说究竟是谁动了燃油开关,只写着“一个飞行员问另一个飞行员:为啥切断了开关,但对方不承认”。
有许多知情人、美国飞行员和航空安全专家都觉得,从报告里的技术细节看,动手切断燃油开关的大概率是机长萨布哈瓦尔。现在最让人猜不透的是,机长到底是不小心碰错了,还是故意这么做的。
更让人揪心的是,那两组燃油开关是隔了一秒钟先后被关掉的,过了大概十秒又被重新打开。可就这短短十几秒内,飞机已经回天乏术了。
因为是波音787第一次坠毁,还是美国造的飞机,美国航空安全体系这边特别关注,他们的调查人员也掺和进来了。有美国官员说,要是这事儿发生在美国,要是查出来可能是故意的,那就不是光安全调查这么简单了,联邦调查局(FBI)这种管刑事的部门肯定需要介入。
不过,印度却不怎么认账。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和民航部的发言人都觉得《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太“片面”,不愿多谈。印度航空的首席执行官威尔逊还劝员工别瞎猜,说调查“远着呢,早没结束”。他们的初步报告也没说到底是啥原因,没排除飞机设计有毛病、设备坏了,或者没维护好这些可能,还特意找了航空医学和心理学专家加入调查,估计是想从人的心理、生理上找找线索。
网上关于这事儿的议论早就炸开了锅。有网友说:“不管是失误还是故意,这一下就是两百多条人命啊,地面还有19个,家里人该多疼啊。希望调查能赶紧查清楚,给个明明白白的说法。”
有人盯着机长的行为琢磨:“十秒后又打开开关,会不会是发现关错了?可为啥要关呢?经验那么丰富的机长,不该犯这种错吧?” 也有人担心波音的问题:“第一次坠毁就出这种事,波音787的安全性是不是得重新掂量掂量?别是设计上有啥隐藏的坑。”
还有人关注调查本身:“美国和印度说法不太一样,会不会各有各的考虑?毕竟牵扯到飞机制造和航空公司的名声,希望别被其他因素干扰,查得客观点。” 有懂行的网友提了一嘴:“燃油开关这种关键地方,一般都有保护装置吧?会不会是装置失灵了?也不能全怪到飞行员身上。”
也有网友心疼副驾驶:“30多岁,眼睁睁看着出事,还质问机长,当时得多绝望啊。” 更有人联想到航空安全:“不管最后是啥原因,这事儿都该给所有航空公司提个醒,安全这根弦真得绷紧,不管是设备检查还是人员培训,一点都不能马虎。”
说到底,这事儿最核心的还是那两百多条逝去的生命。不管是人为失误、设备故障,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调查总得水落石出。对遇难者家属来说,一个清晰的真相是告慰亲人的最后一点念想;对整个航空业来说,搞清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才能避免以后再出类似的悲剧。希望调查能抛开所有干扰,把真相挖出来,也希望这样的空难,再也别发生了。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