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布布降温、娃三岁接棒!东莞果然靠谱

LABUBU之后,谁会是下一个LABUBU。
在作为潮玩企业出海第一站的东南亚市场,国内拉布布大火之时,中国潮玩IP热度正快速爬升。
今年上半年,LABUBU(拉布布)凭一己之力,带飞了泡泡玛特。
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可能较去年同期收入增长不低于200%。
不仅是业绩的翻倍增长,泡泡玛特股价在年内也上涨了约200%,总市值突破3500亿港元,甚至超过了百度等老牌互联网公司。
从LABUBU出圈到拍出天价,泡泡玛特都成了最大赢家。
01 LABUBU背后是东莞!
但近期以来,“LABUBU崩盘了”等话题登上热搜。
其热门款在二手平台的溢价已跌去50%。
正版Labubu目前售价是什么水平?
官方定价盲盒单只售价99元,整盒(6只装)官方售价594元。
普通款整盒二手平台当前挂价普遍在700~1200元。
或许LABUBU的浪潮正在褪去,但新的爆火IP又将何时到来?
潮玩之都东莞正在答题。
曾经以“世界工厂”闻名的东莞,也悄然打造出了自己的潮玩宇宙:
除泡泡玛特外,日本万代、迪士尼等选择在此落地生产线,全国85%的潮玩产品从这里诞生。
其中石排镇是东莞市潮玩产业产值最大、潮玩企业及自主品牌最多的镇街,产值占东莞约30%。
以石排镇潮玩中心为起点,方圆5公里、15分钟车程范围内,涵盖了“设计—打样—生产—物流—销售”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
事实上,LABUBU的接班人,已经在排队了!
02 娃三岁,咋也火了!
据TikTok数据,东莞大漂亮玩具公司推出的“娃三岁”系列,以其“十二生肖”系列盲盒的中国娃娃风格,在东南亚市场圈粉无数。
深圳寻麟文化的“寻找独角兽”凭借梦幻色彩和治愈设定,成为欧美潮玩新宠。
给我讲一个温暖的睡前故事吧!……
老师用英语怎么说?
没有抽到隐藏款很难过,怎么办?
这些天马行空的对话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而是玩家与AI毛绒玩偶的互动。
这款“会说话”的玩具,是东莞潮玩品牌“娃三岁”推出的新产品。
毛茸茸、童趣十足的外表之下,搭载着AI大模型,主打语言交互与智能陪伴。
产品上市不久,不仅俘获了小朋友的心,也成为许多青年人的“好玩伴”。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人们分享自己抽中的盲盒玩偶以及与之有趣的交流互动,并为其贴上“超萌”“可爱”“治愈”等情绪性标签。
此外,量子之歌加入潮玩界后力推的Wakuku,邀请国内明星唱同名曲,泰国明星担任推广大使,同样通过“流量+明星”路线逐渐走红。
拉布布热度褪去是必然的不?
之前摩根士丹利报告提到,泡泡马特的核心群体就是与全球社交媒体紧密联系的世代。
拉布布的退潮跟社媒热点生命周期会有关系不?
中国潮玩IP还会像拉布布一样爆发吗?
对此,南方都市报黄培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LABUBU降温,本来就是必然的。
潮玩的一个关键就是潮,潮就意味着潮流来得快也退的快,除非形成不断上新、刷新消费者的体验,否则很容易退潮。
03 潮玩如何引爆话题?
本来LABUBU就是因为社媒热点而指数级爆发,但社媒热点不会长期停留在某一话题上,网民也会在过热之后出现审美疲劳。
这种社媒热点生命周期本身就不可逆,除非不断有新话题并且有极大差异化。
LABUBU的话题点是什么?
一定程度上,LABUBU的爆红,与产品形态的变化相关。
过去多数潮玩只是放在家中的摆件,LABUBU被设计成搪胶毛绒挂件,能随身携带,走上了街头。
它成了一种身份标识,人们在表达潮流态度的同时,也制造了更多曝光机会。
LABUBU算是新时代的“芭比”。
早在大火之前,粉丝圈层中,就已经孕育出一批热衷“改娃”的玩家。
他们有男有女,拆解搪胶挂件,自行改造、组装,手制娃衣,甚至带动了娃衣衍生品市场的兴起。
“二创”让粉丝们热衷表达个性,更激发了人们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欲。
04 中国制造,什么都能造!
不得不说,中国潮玩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东莞只是其中一个产业链条。
整个中国潮玩,已经开始不再简单模仿日本二次元衍生品,开始有许多特立独行的IP不断冲击市场。
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融合之上,产品形态的打磨,都可以不断迭代出新的IP。
特别是中国制造“什么都能造”,也可以让潮玩更猛。
LABUBU只是一个开始,娃三岁也好,卡游也罢,加上中国的制造力量,中国潮玩的全球化时代,正在开启。
接下来,就是如何更多的将中国文化融合到潮玩中。
让文化和潮流共振,如此这般,中国潮玩才有自己的中国气派,才有自己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