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盟股份IPO:张经纬与前妻有商业交集,奔驰“依赖症”成拦路虎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左星月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等待了近两年,世盟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盟股份”)的IPO仍然没有新进展。
早在2023年10月,上市委会议就审议通过了世盟股份深交所主板IPO申请。
这家为奔驰等巨头提供物流服务的公司,实现了业绩的增长,但仍暗藏不少问题:实控人张经纬与前妻常亚君仍有商业交集;高度依赖奔驰系客户,而后者面临在华销量下滑的风险,以及依赖众多成立时间短、资质存疑的外协供应商所埋下的隐患。
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加深了世盟股份叩开资本市场大门所需要跨越的鸿沟。
1、实控人离婚后,与前妻仍有商业交集
世盟股份的前身世盟有限成立于2010年11月,主要为跨国制造企业提供定制化、一体化、嵌入式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
彼时,常亚君、张经纬夫妻二人共同以货币形式,出资设立世盟有限,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张经纬出资4000万元、常亚君出资1000万元。
(图 / 世盟股份招股书)
2016年1月,常亚君向张经纬无偿转让世盟有限500万元出资额(已实缴),为家庭内部持股主体调整。
针对出资额转让的原因,世盟股份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世盟有限成立后,经营管理一直由张经纬负责,常亚君在世盟有限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任职,但对世盟有限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较低。
而转让出资额,是考虑到家庭分工及资产管理需要,提高张经纬对世盟有限的直接持股比例等原因。
转让完毕后,张经纬持有世盟有限90%的股权,常亚君通过世盟投资间接持有世盟有限剩余500万元出资额。
(图 / 世盟股份招股书)
2017年2月,世盟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月后,也就是2017年3月,张经纬、常亚君登记离婚。
在离婚财产分割方面,常亚君通过成立有限合伙企业,间接持有世盟有限15%的股权,张经纬持有公司剩余股权。
双方约定,女儿张潇冉由常亚君负责抚养,待其年满18周岁后,张经纬应将其持有的世盟有限注册资本300万元对应股权,无偿转让给张潇冉。
离婚之后,常亚君并没有在公司彻底“隐退”。2018年6月,常亚君向世盟投资增资5万元。
与此同时,常亚君还通过世盟经纬、经纬和君两家公司,将姐姐常亚琴也引入公司股东行列。
(图 / 世盟股份问询函回复)
截至招股书签署之日,世盟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张经纬,直接持有公司49.84%的股份,并通过世盟投资间接持有世盟股份7.15%股份,合计持股比例为56.99%。
(图 / 世盟股份招股书)
此外,常亚君、常亚琴姐妹间接持有世盟股份10.83%的股份,张潇冉持有4.33%股份。
(图 / 世盟股份招股书)
目前看来,常亚君及女儿持有的股份,对张经纬的控股权暂时不会构成“威胁”。
不过,「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张经纬和常亚君在商业上的联系不止于此。
天眼查显示,张经纬于1994年成立世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盟食品”),该公司由张经纬持股99.01%股份、常亚君持股0.99%,且常亚君在世盟食品担任监事。
(图 / 天眼查)
可见,张经纬与常亚君虽然离婚,但双方在商业上的合作并没有完全斩断,今后是否会在股权问题上存在纠纷还是一个未知数。
2、背靠奔驰,大客户“依赖症”难解
世盟股份主要为跨国制造企业提供定制化、一体化、嵌入式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主要有两块业务。
其中一种是供应链综合一体化服务业务,主要提供港口口岸综合物流服务。
世盟股份将装载进口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集装箱由港口通关后运输至指定的仓库或工厂,或将客户出口产品由指定工厂或仓库运输至港口报关,并提供相关仓储服务的物流业务。
另一种业务是干线运输服务业务。
世盟股份通过干线运输的方式,将货物运输至距离客户最近的区域仓库或分拨中心,然后根据客户产线的需求,分批次将原材料及零部件运送至各个终端客户及生产线。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世盟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9亿元、5.72亿元、8.08亿元和4.29亿元,同比增长23.02%、24.67%、41.27%和15.95%。
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46.99万元、6799.97万元、1.12亿元和6975.25万元,同比增长21.97%、3.86%、65.42%和56.96%。
(图 / Wind(单位:万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报告期内,世盟股份的业绩逐年增长,而这离不开大客户的助力。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48%、84.01%、87.17%和87.22%,客户的集中度较高。
世盟股份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汽车、包装品等领域,奔驰系、北京现代、利乐包装、安姆科等企业都是世盟股份的客户,其中奔驰系一直是第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在四成左右。
报告期内,世盟股份向奔驰系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99亿元、2.52亿元、3.20亿元和1.5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3.46%、43.99%、39.64%和35.40%。
( 图 / 世盟股份招股书)
据悉,2018年9月,世盟股份通过北京奔驰出口业务招标,正式进入奔驰供应商体系,与奔驰系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世盟股份为奔驰系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循环取货、集货运输、JIT配送、关务咨询等服务。
2019年11月,世盟股份与奔驰系的经营合作主体中都星徽签署《框架协议》目前有效期至2025年末。问询函回复显示,双方签署的《循环取货物流服务框架协议》有效期至2023年9月30日,在协议到期后将通过商务谈判的方式进行续期。
可见,世盟股份与奔驰系的合作并不足够稳定,一旦其合作需求有所变化,双方终止合作,将会给世盟股份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世盟股份在问询函回复中表示,奔驰系汽车在国内销售稳定,因此在客户终端需求上整体较为稳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国产汽车的崛起,奔驰等品牌整体“遇冷”。
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奔驰全球汽车总销量同比下滑9%至54.71万辆。在中国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奔驰轻型商务车在中国销量为5700辆,环比增长23%,但同比下降了37%。
(图 / 奔驰销量报告)
奔驰销量下滑带来的阵痛,极有可能会传导到供应链上的企业,世盟股份也不例外。接下来,世盟股份仍然需要解决对奔驰系的“依赖症”问题,拓展新客户来对冲风险。
3、依靠外协运输,供应商资质遭质疑
近年来,为弥补自身运载能力不足,世盟股份将部分线路交由外协承运商完成。
报告期内,世盟股份综合运输业务分为自有车辆运输及外协运力运输两种模式。公司组织自有及外协车辆,根据客户需求将货物由指定地点分拨派送至收货人指定交货点。
报告期内,世盟股份向前五大外协供应商采购额分别为1.40亿元、1.59亿元、2.40亿元和1.26亿元,占各期外协运输采购的比例分别为64.82%、50.12%、54.61%和57.52%。
( 图 / 世盟股份问询函回复)
可见,世盟股份通过外协采购运输运力的规模不小,那么下游外协供应商的资质和服务水平也就变得十分重要。
不过,「创业最前线」注意到,世盟股份存在向成立时间较短的供应商采购的情况。
例如,2020年至2022年,世盟股份向鸿翔供应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翔供应链”)采购金额分别为323.14万元、1161.16万元和4049.29万元。
(图 / 世盟股份问询函回复)
天眼查资料显示,鸿翔供应链成立于2020年7月1日。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成立当年,就与世盟股份开始合作。
(图 / 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和2024年,因交通问题,鸿翔供应链就收到四张罚单。
(图 / 天眼查)
此外,中铁物流集团(上海)供应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物流”)成立于2020年10月28日。2021年至2022年,公司向中铁物流的采购金额分别为75.40万元和2895.49万元。
(图 / 天眼查)
在问询函中,监管层也就世盟股份向成立时间较短的供应商采购的情况提出质疑。世盟股份在回复中表示,与上述公司的合作情况合理。
但是,作为新成立的运输公司,如何快速切入世盟股份的供应商体系中,仍需进一步关注。
此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7.08亿元,主要用于世盟供应链运营拓展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图 / 世盟股份招股书)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货币资金1.40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2000万元。此次若能够顺利上市,也将会稳固公司的资金链。
(图 / 世盟股份招股书)
只是,回望世盟股份的IPO历程,对奔驰系的高度依赖,以及外协运输中供应商资质的隐患,无疑给世盟股份的IPO之路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接下来,世盟股份能否顺利上市,「创业最前线」将持续保持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