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商行业重心更替

最近这段时间的618,很多消费者都反映了一个问题:今年的618似乎“变味”了。
以往一到购物节,打开APP映入眼帘的不是各种满减消费券,就是各种花里胡哨的玩法。想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免不了要做上几道“数学题”,然而今年电商平台却集体来了一场“大变天”。
具体来看,像淘天今年就取消了以往“满200-30”“满300-50”等满减活动,消费者无需凑单,买一件也能立减。而京东那边则整合了“满200减20神券”、“跨店满减”、“官方立减”等一系列玩法,极大简化的玩法。
还有特卖电商唯品会,体量上虽比不过阿里和京东,但这些年却始终坚持“一件立减”的极简风格,从来不搞各种满减套路,今年618也是如此。
不难看出,今年的618相较以往,虽然少去了很多喧嚣,但多了一些真诚。而促使这场变革的深层驱动力,便是流量红利消退后带来的必然结果。面对逐渐干涸的流量池,电商平台以往那套蒙眼狂奔的打法早就行不通了,获客成本飙升,迫使平台不得不将策略由“拉新驱动”转向“留存深耕”。
甚至如今各大平台的比拼,也不再是单纯的GMV,而是加上了用户增长和用户粘性的比拼。这一点,从各大平台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中就可见一斑。
像阿里在财报中就特别强调,最新季度88VIP会员超5000万。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京东这边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了连续6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20%;还有唯品会,2024年SVIP活跃用户数增长了16%,贡献线上销售额的49%,用户粘性一绝。
不得不说,如今各大平台都开始注重“以人为本”,将用户的体验放在了首位。今年的618,或许也将成为电商行业的分水岭——当规则简化、服务细节成为标配,体验升级也将取代流量扩张成为增长引擎。在流量见顶的时代,用户体验不是成本项,而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其实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只是在不同阶段以不同形式呈现。当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博弈,唯有真正将用户体验刻入战略基因,才能在用户心智中构建不可替代的消费理由。未来的电商竞争,不止是GMV的数字竞赛,还是一场关于“如何让用户体验更好”的价值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