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黄金重磅新规落地!8月起,超10万现金必须申报!背后真相惊出冷汗……

中国人民银行一纸新规震动市场——《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从8月1日起,全国所有金店、珠宝商等贵金属交易机构,凡涉及单笔或单日累计1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以上的现金交易,必须向反洗钱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这不是普通的行业规范升级,而是国家编织的一张覆盖贵金属全产业链的"反洗钱天网"。
过去,只有金融机构需执行5万元现金交易上报的规定;如今,门槛看似提高到10万,监管范围却从银行柜台直接延伸到了商场金柜、街头珠宝店。这意味着你家门口的金店,即将肩负起识别可疑资金的重任。
为什么盯上了黄金珠宝?
高价值、易变现、交易隐蔽——这就是不法分子眼中的"洗钱天堂"。犯罪分子手握非法所得现金,走进金店购入金条、钻戒,转手卖出就能让"黑钱"披上合法外衣。
"贵金属和宝石天然具备高流动性和隐蔽性,极易成为洗钱通道。"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发起人袁帅一针见血。当沉甸甸的金条成为犯罪掩护,央行果断出手了。
新规要求金店对10万元以上现金交易客户执行严格审查: 登记身份证号、验证有效期、留存联系方式,甚至要摸清"钱从哪里来"。这些资料必须保存至少10年,随时备查!
金店如何变身"反洗钱前哨"?
新规之下,金店柜员可能比银行柜员更警惕现金大户。客户提着一袋子现金买金条?对不起,先查身份证、问用途、核来源。 一旦发现交易可疑,必须立即上报。
监管层更是"精准出拳"——对高风险机构加强监控,低风险商家则减少干预。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导师柏文喜评价:"这是监管智慧的体现,既织密防护网,又避免误伤合规企业。"
更关键的是,全行业被纳入协同作战体系。 金店、珠宝商、交易场所全部联动,在央行指导下共建行业反洗钱联盟。犯罪分子的洗钱路径,正在被层层封堵。
银行紧急预警!这些陷阱正在靠近你
嗅觉最敏锐的银行业已拉响警报。 上海银行直言"贵金属交易是洗钱高风险区";惠州农商行提醒客户"黄金易快速变现转移,正被犯罪团伙盯上"。
工商银行的行动更果断——在淄博等地向金店老板现场解析"黄金洗钱案"内幕。当不法分子试图用金条漂白赃款时,店员的一个警惕眼神、一次身份核查,就可能斩断犯罪链条。
普通人买金如何避开雷区?
新规落地后,黄金天眼提示消费者买金买钻要有"防坑四件套":
带好证件:大宗交易必带身份证,配合商家登记;
慎用现金:超10万现金触发上报机制,转账更便捷;
警惕"代购":拒绝代付、代买要求,谨防卷入洗钱;
留存凭证:交易票据至少保存10年,遇纠纷可自证清白。
国家金融版图上,曾经隐秘的角落正在被强光照射。当大妈攒的金条、年轻人囤的金豆都被纳入国家反洗钱防护体系,我们手中的黄金才真正闪耀安全的光芒。
黄金天眼认为,央行这张10万元现金交易申报网,既为追查黑金铸利剑,也为百姓投资筑护栏。 毕竟守住黄金的纯度,就是守护无数家庭的财富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