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醉药销售收入增长45%,研发烧掉10亿元,海思科的“数值养成”

在不少投资者眼中,海思科就像一个“缩小版恒瑞医药”。理由在于该公司不少核心技术人员有恒瑞医药工作背景,同样是走“仿创结合”道路,而且也拥有出名的麻醉药产品。
当然,规模体量上,海思科难以与恒瑞医药比肩,但也展现了不错的增势。据该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2024年,海思科营业收入37.21亿元,同比增长10.92%;归属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34%。
不过,对于海思科发布的这份成绩单,投资市场也并不完全看好,一些核心指标暴露了公司的经营隐忧。据财报,2024年,海思科扣非后净利润约为1.32亿元,同比下降45.4%。其中,第四季度扣非后净利润亏损约8313.2万元。
为何扣非前后净利润差别如此大?
由投入期向收获期迈进,遭遇盈利考验
海思科近4亿元净利润中,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较大。
财报显示,2024年,海思科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合计为2.63亿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1.95亿元,政府补助达到1.96亿元。
据悉,在2024年12月,海思科发布了两次公告,提到公司及子公司西藏海泽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于2024年11月29日、2024年12月18日收到西藏山南市投资促进局拨付的产业扶持资金合计7551.27万元、4393.41万元,均已到账。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上述补助属于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其他收益,且不具备可持续性。
而剥离非经常性损益部分后,海思科也展现出真实的盈利水平。目前来看,是不太理想的,尤其第四季度的扣非亏损,引起了投资市场担忧。
关于2024年扣非后净利润下降,海思科认为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公司正持续加强创新药研发,加快临床试验、审评等环节的速度及效率,促进在研创新药物的商业化。报告期内,海思科的研发投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14.36%,占营收比达到26.09%。
二是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发生额8239万元,同比上年增加7226万元,其中主要系利鲁唑项目因终止合作发生资产减值损失5345万元。
可以看出,海思科其实仍处在“投入期-收获期”的中间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特征是诸多产品线有待构建和完善,成本压力较大。不过,率先实现商业化的产品也已带来增量,为公司后续加速前进提供信心和推力。
麻醉药实现商业化领跑,还有产品在接力
创新驱动战略下,当前海思科实现增长,绕不开一款产品——环泊酚注射液(思舒宁®)。
据悉,思舒宁®是海思科开发的全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静脉麻醉药物,于2020年12月获批上市。目前获批适应症有“非气管插管的手术/操作中的镇静和麻醉、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重症监护期间机械通气时的镇静”。
2024年,思舒宁®销售收入同比增幅约45%,在静脉麻醉药市场领域跃居份额第一,成为海思科最强大的营收支柱。
具体来看,思舒宁®加速放量,一方面受到公司积极的商业化动作推动,一方面也与产品的“刚需性+高壁垒”优势相关。
首先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患者住院人数增加,我国医院手术量不断增长,麻醉药市场规模已经十分庞大。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麻醉用药行业市场规模达318.9亿元,到2024年这一市场规模约为385亿元。相关产品应用空间十分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麻醉药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行业准入壁垒较高。于其中的企业而言,这可以一定程度避免过于混乱的竞争局面,在行业高壁垒的基础上,获批产品也拥有天然的资质护城河,凭更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商业化落地,将能够打开不小的增长空间。
比如,对比传统麻醉药物丙泊酚,海思科丙泊酚产品优势十分明显。
据海思科介绍,“在手术室外麻醉领域,环泊酚具备烷基酚类优势且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患者诊疗安全舒适;在手术室内麻醉领域,环泊酚具备烷基酚类优势且低血压发生率更少,BIS曲线更稳定,使麻醉过程更平稳安全;在ICU领域:环泊酚可以快速达到镇静目标且循环稳定,具有更多临床获益的优势。基于此,环泊酚获得了多个指南共识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麻醉药品并未纳入药品集中采购目录,这也意味着海思科基本盘暂时不会受到集采影响,叠加“刚需性+高壁垒”,核心产品放量较为稳定。
当然,警惕单品依赖风险,也是药企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一环。
目前,海思科的产品布局中,两款上市药物或许有望成为新引擎,协同核心产品思舒宁®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增长面。
这两款产品分别是苯磺酸克利加巴林胶囊(思美宁®)、考格列汀片(倍长平®)。
前者为第三代中枢神经系统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于2024 年5月获批,是中国首个获批“成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PNP)适应症的1类新药,填补了DPNP治疗领域空白以及目录内无该适应症药物空白;2024年6月,该产品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适应症也已经获批。
后者是海思科自主研发的 1.1 类创新药,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于2024年 6 月获批,为全球首个双周口服超长效二肽基肽激酶抑制剂(DPP-4i),具有独立知识产权。
海思科表示,思美宁®、倍长平®上市第一年销售收入达数千万元,将成为2025年业绩增长的主力军。再放大来看,海思科现有40余个品种,覆盖麻醉镇痛、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
若后续公司有更多产品实现商业化落地,更大的业绩突破还是可以期待的。
来源:医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