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黄金价格,又创新高

访客 2025-04-14 17:30:36 22947
黄金价格,又创新高摘要: 文丨泰罗金价,又创历史新高。4月14日,现货黄金持续拉升,突破前高并将历史高位刷新至3245.45美元/盎司。这轮金价疯...

文丨泰罗

黄金价格,又创新高

金价,又创历史新高。

4月14日,现货黄金持续拉升,突破前高并将历史高位刷新至3245.45美元/盎司。

这轮金价疯涨最受益的,要数这些黄金企业。

2024年,山东黄金实现营业收入约825.18亿元,同比增长39.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9.52亿元,同比增长26.8%

另外,湖南黄金实现营业收入278.39亿元,同比增长19.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73.08%。

此前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接受全景网采访时,大胆预测:“即便短期内黄金价格未能达到3000美元每盎司,长期来看,这一目标仍然可期。”

现在预测已经实现。

众所周知,黄金具备三大属性,包括金融、避险和商品。

金融属性主要由两大指标来进行定价,一个是通胀预期,一个是名义利率。简单来讲,黄金历年作为抗通胀“硬货币”——通胀上行,黄金趋于上涨;通缩,黄金趋于下跌。名义利率一般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机会成本。当名义利率走低,黄金趋于上涨,反之亦然。

两个因素综合,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预期)是决定金价中长期走势的重要逻辑之一。

避险则是黄金短期波动最重要的属性,但中长期视角看并不能支撑金价表现。商品属性则比前两者更弱一些,因为黄金消费需求(比如金饰)比较稳定,供给也比较稳定,对金价往往影响比较小。

全球央行疯狂购金行为已经成为主导金价走势的另一个重要因子。

2022年,全球央行净购买1082吨黄金,相较于此前的450吨大幅提升,创下历史最高。2023年,再度净购买1037.4吨,持续维持高位水平,接近全年黄金供应量的20%。其中,最大买家源于中国央行。

截止2024年3月,中国央行黄金储备为7274万盎司,环比继续上升16万盎司。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中国央行连续第17个月增加,累计增持高达1010万盎司,约合286吨。

长短周期共振,未来的黄金行情依然可期。

具体看,黄金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从事黄金开采、冶炼业务,龙头包括紫金矿业、山东黄金等,下游主要从事黄金珠宝首饰生产与销售,龙头包括老凤祥、周大生等。

上游资源端龙头企业盈利能力相对更强一些,尤其紫金矿业,其毛利率从2015年的8.5%提升至2023年的15.8%,净利率从同期的1.8%提升至9%。

紫金矿业黄金业务规模无疑是中国最大的。从储量上看,2022年高达1191吨(金资源量高达3117吨),远超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的507吨、417吨。除黄金业务外,紫金矿业还矿产铜、锌等有色金属,其产量均位列全球前列。

这些业务在过去数年内呈现爆发式增长。2005-2023年,营收从30.7亿元膨胀至2934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9%。归母净利润从7亿元增长至211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1%。

2024年,紫金矿业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51.5%;

驱动业绩持续增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源于成本低。一方面,紫金矿业拥有同行没有,或者达不到的开采技术,实现把低品位矿开采出效益来。另一方面,紫金矿业善于利用周期,逆势低价并购矿产资源。

此外,中金黄金、山东黄金经营不算差,但周期属性相较于紫金矿业更强,股价也大致跟随金价大幅波动。

黄金产业链下游核心龙头老凤祥,亦是一只超级大牛股。虽然毛利、净利水平很低,同多数制造业公司相差不大,但好在业务规模持续膨胀,同样带动其利润持续增长。

老凤祥良好的成长性,源于吃到了中国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红利。据欧睿,2022年末行业市场规模为8159亿元,2025年将达到9429亿元,5年年复合增速为7.8%。另外,从人均珠宝消费量看,中国为82美元,低于中国香港地区的693美元、新加坡的309美元以及美国的250美元,未来还有不小增长空间。

中国珠宝市场中,黄金产品消费占比明显更高,2021年占到58.3%,不少年份均在60%以上,而全球市场看,最大细分市场为钻石首饰,占到47%,其次才是黄金,占到42%。可见,在中国主营黄金首饰的企业龙头将更为受益。

总之,从历史维度和驱动逻辑上看,本轮黄金牛市行情可能远没有演绎完毕。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