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了?“超级钻石”技术率先被中国突破,美西方喊话:加快进度!

自1951年起,“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便深入人心,成为象征爱情永恒的经典广告语。
它不仅将钻石与坚贞不渝的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极大推动了钻石市场繁荣,使得全球钻石市场被以戴比尔斯为首的西方巨头长期垄断了百年之久。
然而,这一局面正逐渐被中国科技改写——吉林大学与中山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近期宣布成功研发出“超级钻石”(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其性能指标全面超越天然钻石,直接冲击西方巨头的技术霸权。
消息传出后,美西方高层大为震惊,急忙喊话:加快进度!
回顾中国钻石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段充斥着技术封锁与市场打压的“屈辱史”。
2010年之前,中国90%钻石需求都依赖进口。戴比尔斯等西方巨头不仅掌控着全球80%的天然钻石矿源,还借助“钻石恒久远”的营销神话,将培育钻石贬低为“假货”。
据《全球钻石产业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培育钻石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西方企业甚至成立了“天然钻石协会”,联合抵制中国在钻石技术上的突破。
但中国科研团队却在困境中实现超越!
2023年,中国钻石产能实现飞跃,登上全球榜首。根据《2024年培育钻石产业白皮书》的资料,2024年全球培育钻石毛坯产量接近3000万克拉,其中中国所占份额超75%。
2025年,技术创新震惊了整个行业。2月,吉林大学与中山大学公布了“超级钻石”的成果: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真空环境下精准调控碳原子排列,使钻石晶体的生长速度提升了3倍,成本降低到天然钻石的1/5。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种超级钻石的硬度达到天然钻石的1.5倍,导热性提升了40%,光学折射率高出20%。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超级钻石杂质含量低于0.001ppm(百万分之一),完全达到珠宝级标准。
“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钻石行业的重重颠覆,中国逐渐拿到市场话语权。”
一批本土钻石品牌,迅速崛起,加上18k金托的一克拉价格只在8000元,以性价比优势与西方钻石形成“对峙”之势。其中来自河南的头部品牌柘光表现突出,据京东商智数据,在珠宝行业,其实时成交额已经上升至第二位,仅次于某海外大牌。
更让西方巨头感到焦虑的是,柘光将东方美学与切割工艺相结合,融入传统纹样,推出了一系列特色产品,在海外市场上引发热潮。
官网专属顾问透露,定居在英国的许女士在得知国内培育钻石技术后,在朋友推荐下找到柘光。她按照宝格丽同款定制了一枚6.23克拉的白钻。
“我比较喜欢个性化定制,在宝格丽那款的基础上,我让设计师加入了不少柘光特色纹样,而且IGI权威认证也齐全,最后不到15万拿下了,性价比非常高。”
据创始人提供数据,截至2024年底,柘光在淘宝、官网和京东等平台日均咨询总量接近1000人。其中,八成业绩来自北京、上海等地,消费者中不乏90后等年轻群体。
贝恩咨询《2023全球奢侈品报告》指出,中国Z世代购买培育钻石的比例已达48%,他们更看重钻石的性价比优势,而非“营销神话”。一位选择柘光婚戒的00后消费者直言:“花6个月工资买天然钻来证明爱情?还不如用省下的钱去环游世界。”
戴比尔斯近期的财报数据也印证了这场变革冲击力:天然钻石销售额同比下降23%,净利润缩水41%。为挽救颓势,这家曾宣称“绝不涉足培育钻石”的巨头,早在2022年就加入了培育钻石的行列。
更戏剧性的是,其首批培育钻石产品因颜色发蓝、净度不足而遭到大量退货,而同期柘光钻石的海外复购率却高达47%。
“这绝非单纯的价格博弈,而是技术层面的代际碾压。中国科研团队通过对晶体缺陷的精准调控,让钻石兼具超高硬度与超导性,这种‘矛盾性能’天然钻石也难以企及。”某业内人士指出。
独立钻石行业资深分析师保罗·金尼斯基乐观预测,到2026年,培育钻石有望为钻石市场带来约100亿美元的额外增长,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随着技术的普及和成熟度的提升,市场竞争必将变得更加激烈。尽管国内在技术和产能上都有坚实支撑,但西方巨头仍有“反扑”的可能。因此,中国钻石能否克服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其份额,仍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