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拼拼有礼:前金盘团队换壳重启!这5大「盈利包装」骗倒百万人

访客 2025-03-31 13:31:05 58418
拼拼有礼:前金盘团队换壳重启!这5大「盈利包装」骗倒百万人摘要: 文章编辑:xinshijie050大家好,我是鑫视界,一家软件公司的模式设计师一、基础玩法:拼团+寄售的“高收益”陷阱拼...


拼拼有礼:前金盘团队换壳重启!这5大「盈利包装」骗倒百万人

文章编辑:xinshijie050

大家好,我是鑫视界,一家软件公司的模式设计师

一、基础玩法:拼团+寄售的“高收益”陷阱

拼拼有礼的核心逻辑很简单——用户花钱参与拼团,拼中得商品或现金,拼不中也能拿宏包。表面看像“拼夕夕+某宝特价版”的结合体,但实际规则暗藏玄机。

1. 拼团规则设计:赌概率的“双赢”假象

分类拼团:商品分为99.9园、79.9园、49.9园等不同价格档位,用户每天每个档位可参与20次拼团。

拼中奖励若拼中,用户可选择将商品“原价寄售”赚差价,或直接收货自用;

拼不中补贴若拼不中,用户获得1.5%-2.5%的现金宏包(实测平均1.8%),同时退还本金。

举个例子
假设你花99.9园参与拼团:

拼中:5次寄售赚499.5园(5件×99.9园)+1次自用商品;

拼不中:获得1.8园宏包,本金原路退回。
表面看“稳赚不赔”,但问题藏在概率里——平台完全控制拼中率。用户初期容易被小额宏包吸引,但长期参与后会发现,拼中次数越多,需要投入的本金越大,而寄售收益能否覆盖成本完全依赖新用户涌入。

2. 静态收益:看似躺赚,实则“滚雪球”

按平台宣传,一个账号单月最多可赚1522+20件商品,日均收益超50园。但细算账会发现:

收益来源矛盾:用户赚的钱=宏包补贴+寄售差价,而这两部分都需平台持续烧钱;

资金链依赖:若没有新用户加入,寄售商品无人接盘,收益立刻归零。

二、动态收益:

如果说静态收益是诱饵,那动态收益才是拼拼有礼真正的核心——通过推人建立多层分销体系。

1. 等级制度:金字塔式分润

用户分为Lv0-Lv3四个等级,升级条件与拉人数量直接挂钩:

Lv1:拉1人,拿直属12%收益+团队6%;

Lv3:拉1000人(含80直邀),拿直属24%+团队6%。

团队长靠什么赚钱?
假设你是一名V3团队长,手下有1000人,每人日均收益50园:

团队总收益:1000人×50园×30天=150万园/月;

你的抽成:150万×6%(团队抽成)=9万园/月。
这还不包括直属成员的24%抽成。层级越高,收益越依赖下线贡献,典型的“击鼓传花”模型。

2. 心理操控:制造“暴富幻觉”

短期高回报:新用户前几个月收益稳定,形成“安全”错觉;

洗脑话术:团队长常宣扬“品牌方补贴”“广告费分红”,回避资金真实来源;

打压质疑:对质疑者嘲讽“观望的傻B在亏钱”,强化内部认同。

三、官方“盈利点”包装:五个烟雾弹

为让模式看似合理,拼拼有礼对外宣称盈利来自以下五部分:

1. 商品溢价

声称与品牌方合作,通过批量采购压低成本,赚取差价。但实际商品多为低价白牌货,溢价空间有限,根本无法支撑高额补贴。

2. 广告收入

用户每次拼团需观看广告,平台按点击量向广告主收费。但广告收益与用户补贴规模完全不成正比(日流水1亿,广告收入可能不足百万)。

3. 会员服务

高级会员需付费解锁拼团次数,但会员费相比补贴支出杯水车薪。

4. 提现手续费

提现收取0.5%-1%手续费,但这部分收入同样难以覆盖资金缺口。

5. 品牌推广费

宣称帮品牌方做市场推广,收取“坑位费”。但品牌方若真愿意付费,为何不直接投天猫、抖音?逻辑站不住脚。

真相是:以上五点仅是“障眼法”,平台真正的收入来源只有一个——新用户的本金

四、资金盘本质:三个致命漏洞

1. 不可持续的收益模型

假设平台日流水1亿,按1.8%的补贴率计算,每日需支出180万宏包,一个月烧掉5400万。若没有新资金注入,不到半年就会崩盘。

2. 商品寄售的“庞氏骗局”

寄售功能本质是“左手倒右手”——A用户寄售的商品需B用户接盘,而B用户的收益又依赖C用户进场。一旦新人增速放缓,链条立刻断裂。

3. 前科团队与关联项目

创始人刘书桦曾运营“惠鲸”“拼拼优米”,均因提现困难关停。拼拼有礼只是换壳重启,模式一模一样。

五、为什么有人深信不疑?

1. 幸存者偏差

早期参与者确实赚到钱,但这些人往往是团队长或极少数幸运用户。他们高调晒收益,吸引更多人入场。

2. 人性弱点利用

贪婪:“躺赚50园/天”击中普通人财务焦虑;

从众:“百万用户都在玩”制造安全感;

侥幸心理:“我肯定不是最后一棒”。

3. 法律擦边球

平台通过“寄售”规避直接返现,用“宏包”代替“利息”,包装成电商创新模式,增加监管难度。

六、结局早已注定

历史经验表明,所有资金盘最终只有两种结局:

崩盘跑路:当新用户增速跟不上补贴支出时,平台以“系统升级”“黑客攻击”为由暂停提现,随后消失;

被监管取缔:一旦被定性为传销或非法集资,参与者血本无归。

拼拼有礼的“成功”恰恰是最大的风险——用户量越大,崩盘速度越快。

结语:警惕“暴富陷阱”

拼拼有礼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场“谁跑得慢谁买单”的游戏。它用电商的外衣掩盖资金盘的实质,用短期高收益吸引用户,最终只会留下一地鸡毛。作为普通消费者,记住一句话:所有“稳赚不赔”的生意,要么违法,要么骗局。


文章编辑:xinshijie050 了解更多商业模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