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没心没肺”并非健康长寿之道

访客 2025-03-09 17:14:14 77533
“没心没肺”并非健康长寿之道摘要: 吴双江有人曾经对百岁老人作过调查,其中有些老人说“没心没肺”是他们健康长寿的经险。从而有的人就主张“事...

吴双江

“没心没肺”并非健康长寿之道

有人曾经对百岁老人作过调查,其中有些老人说没心没肺是他们健康长寿的经险。从而有的人就主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没心没肺的方式生活。‌‎“没心没肺”是一个汉语俗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缺乏深思熟虑,对周围事物不太在意或不够敏感。暗示这个人可能在情感上比较迟钝,缺乏同情心或责任感。其实,没心没肺的生活方式并非健康长寿之道。是人们曲解了健康长寿老人的这句话。说这种话的人多为农村的健康长寿老人,他们勤劳一生、家庭和睦、无忧无虑。但是并不等于他们把自己孤立起来。真正的健康长寿是建立在与他人、与社会的良好互动之上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温暖,是在付出中收获了家人和周围人们的关心和帮助。这种终身辛勤付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健康长寿的秘诀。‌‎有的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吃饭、睡觉。对周围的事物毫不关心,在家里或集体活动中或微信群里一言不发,或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把自己关在一个小笼子里,整天闷闷不乐,试图以“没心没肺”寻求健康长寿。‌‎由于他们很少与人交流、互动,连他们的儿女都不了解他的生活状况。一旦生病,等家人发现的时候都已经很严重了。‌‎

‌‎我认为,虽然表面上看,没心没肺的人似乎活得比较轻松,但这种性格带来的害处是很大的:一是人际关系受损。因为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共鸣,这种人可能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产生误解,影响人际关系的深入发展;二是责任感缺失。在工作或生活中,如果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反思和责任感,可能会导致事情的处理不当,影响团队或家庭的和谐;三是情感疏离。长期处于“没心没肺”的状态,可能会导致情感的孤立,使得自己难以建立真正深厚的人际关系;四是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对周围环境或问题的不在意,可能使得个人在遇到困难或危机时反应迟钝,无法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

健康长寿不仅仅依赖于生理因素,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同样至关重要。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都是促进健康和长寿的重要因素。因此,适度地关注自己与他人的联系、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实现真正的健康长寿尤为重要。生活中,保持适度的乐观和对生活的参与感,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各种挑战,从而提升整体的生活质量。(2025.03.09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