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对人,打爆品,他们凭什么靠“小红书式种草”增长?

文:Giselle Yin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要做什么?能不能做?怎么引爆?怎么做长?有没有利润?
面对新品,品牌总要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中国食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品牌来说,新品正在承担着更多的意义:探新市场增量、造品牌声量、实现消费者链接……
但新品成功率低也是品牌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挑战,如何提升新品成功率,获得确定性增长,是品牌始终在摸索的难题。
图片来源:小红书
而在小红书,我们看到,提升新品成功率和价值认可度的新解法。
7月24日~25日,小红书商业团队在大食饮行业峰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小红书中台和尼尔森IQ来源的数据显示,46%的用户在小红书认识新产品和品牌,47%的用户在小红书种草新产品和品牌;52%的大食饮消费者在购买食饮产品过程中有“在社交媒体上被种草”。
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养成了在小红书了解新品,并将小红书作为新品体验决策前站的习惯。
同时,Foodaily已经持续多年关注品牌如何在小红书打造爆品,通过今年峰会的现场分享,我们发现,小红书的策略在不断升级,“种收”一体的转化链路越发清晰,品牌爆款实绩也在证明,从社区底色、人群特点到更科学的方法论,小红书已经具备了更科学、高效的新品打爆能力,成为“新”食饮加速器,构建食饮新商机。
1
1.7亿用户“求建议”,
“美食猎人”都在小红书
一日三餐,宵夜零食,很多人不知道吃什么,就打开小红书搜一搜。
随着美食类目跃居平台阅读量第一大类目,小红书已经渗透进用户食饮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会在决策前上小红书“做足功课”,如仅从一日三餐的相关话题来看,截至2025年7月18日,#今天的早餐长这样、#午餐、#今天晚餐长这样 话题浏览量分别达到了59.3亿、17.9亿和165.0亿,此外,#自制神仙饮品DIY、#办公室提神小零食、#减肥吃什么掉秤快 等话题也在小红书上有着超高的讨论度。
图片来源:小红书
“遇事不决小红书”的用户们,怎么就把小红书用成了“赛博点菜单”?
Foodaily认为,这是因为食饮产品本质上也是一种美好生活的解决方案,当代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饱腹,还变得更关注美食背后的生活价值与意义——他们追求那些真正能提升生活品质的体验。
当下,食饮供给越发丰富,满足的不仅仅是营养供给,还是美好生活的新标记,食饮产品在大众生活中扮演了更多元的功能角色:是生活中的新鲜感,是情绪的补给站,是社交分享的C位素材,是某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载体,是身份认同、同类对接的“暗号”……
正因如此,生活中可以看到,大家要买的不仅仅是一份干噎酸奶,而是要“一份饱腹且不会让我胖的代餐”;要买的不仅仅是一份速食,而是一套产品解决方案,帮打工人下班后快速吃上饭……
图片来源:小红书
而小红书上聚集了这样一批用户,他们热爱生活,愿意探索让生活更美好的“新方案”,喜欢追求“新品”和“心品”;同时,他们也热爱分享,有问必答,愿意将自己的真实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每个需要“新方案”的人都能找到生活难题的答案。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这些用户基于真实的生活经验,生产了大量优质的UGC内容,形成了去中心化的信息源和浓厚友好的利他性分享氛围,让小红书成为食饮趋势策源地和食饮热点发酵场,也让小红书成为了一个“生活解决方案案例库”。
这样的特性,让小红书在食饮用户的消费决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当用户们不知道吃什么,往往会打开小红书,参考网友经验“赛博点菜”。
小红书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用户行为习惯,小红书数据中台显示,在食饮行业,小红书每月寻求购买建议用户数达1.7亿,种草,已经成为食饮消费决策中的重要一环,让更多人看到自己隐藏的需求,并链接产品与生活。
而这种决策习惯和隐藏的需求空白,也让品牌找到了新的生意机会。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品牌探索小红书的玩法,“种收”一体高效转化的路径也越发清晰,从成功品牌案例来看,小红书“新品营销新阵地”和“心品孵化首选阵地”的心智已经深入人心。
2
以人驱动,“种收”一体,
谁在小红书打爆了新品?
那么,品牌是如何在小红书上实现“种收”一体的?
从众多品牌的成功经验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核心逻辑:在需求加剧分化的时代,没有品牌能赢下“所有人”。先精准成为“一个群体”的“心选”,更能提高从“种”到“收”的成功率。
在峰会现场,卡士就分享了他们如何借助精准人群,打爆新品的经验。
以007小奶罐为例。最初,卡士的人群定位并不清晰,经过小红书数据验证,最终将核心人群锁定在了年轻人身上。
那么,除了健康,卡士应该打造怎样的差异化叙事,提供年轻人通过酸奶想收获的价值?
在小红书,卡士找到了“调饮”这一场景切片。通过大热的便利店调酒趋势,卡士看到了年轻人对“微醺”“轻社交”的需求,利用“卡士酸奶调酒”这一创新喝法,吸引年轻人尝试产品和内容共创,形成自发传播的内容破圈,并将产品占位延伸至下午茶、节日聚会等场景,持续扩大人群覆盖。
图片来源:小红书
“便利店调饮”场景不仅帮卡士和年轻人建立了沟通触点,提升了线上认知和声量,还通过渠道相关的场景内容,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用线上话题吸引用户去线下便利店渠道体验、消费,用线下真实体验和小背带等物料让用户生成新内容,形成“内容-场景-转化”的闭环,让内容转化成真实的销量。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物不仅仅是一个理智驱动的过程,而是功能需求+情感需求双重驱动的结果。真正让消费者种草、下单的,是发现品牌不仅了解“我是谁”,更懂得我真正想要什么。
食饮消费者很难形成品牌忠诚度,在同品类的竞争中,成为用户的“心选”,才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以0蔗糖酸奶为例,这一品类无蔗糖低热量、富含蛋白质,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也是日常膳食营养的优质来源。但对消费者来说,还是缺少一点下单的情感冲动:为什么要买0蔗糖酸奶?为什么应该买某个品牌的酸奶?市面上的0蔗糖酸奶普遍口感欠佳,我们是否还有新的选择?
针对这个问题,0蔗糖酸奶商家常常会以减肥代餐、酸奶碗、漂亮饭等大热场景为内容切入点,增加用户代入感。
但简醇更了解同一场景下的0蔗糖酸奶用户具体“是谁”:他们是既要又要的一群人,既注重运动健康和自我管理又要舌尖上的味蕾享受,既要健康无负担的科学饮食规划又要从食物中获得悦己体验……
基于更细致的人群需求,简醇不再泛泛地讲酸奶的“健康”和“颜值”,而是更有针对性地沟通,结合简醇“无蔗糖”又“好吃”的产品特色,通过自律vlog、低卡美食、严格干净饮食必备、运动代餐搭子三零食品等内容形式优先沟通核心人群,最终实现新品SPU人群资产跃升0蔗糖酸奶赛道TOP1,种草人群转化率高达 5.3% ,远超同类竞品。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近两年热度飙升超级食物赛道同样竞争激烈,巴西莓粉、羽衣甘蓝粉等产品市场需求高涨,玩家不断增多。针对这一状况,早在2017年就入局了健康饮食x超级食物赛道的So Acai在小红书利用更精准的选品和人群定位,让品牌快速增长。
整体来看,巴西莓、羽衣甘蓝、燕麦、姜黄、亚麻籽等超级食物原料均有不同程度的销量增长。为了更精准集中发力,So Acai先在小红书利用买手直播测试筛选出了潜力品巴西莓粉,再锚定精致妈妈和中产人群这两大精准核心人群,挖掘出他们在健康“喝水”场景中的需求,利用小红书特色货组——巴西莓粉X摇摇杯精准拉新,快速起量。
此后,So Acai持续拓宽多品线,打造“笔记+直播+群聊”组合,最终将人群进一步拓展到了白领、健身等人群,实现了千万级GMV的突破。
图片来源:小红书
产品,终究是在帮人解决问题。随着人群需求越发复杂分化,品类再卷,也总有未被满足的需求空位。
对品牌来说,从“人”出发,以“人”驱动,先找对品牌核心的人,理解他们想解决的问题,提供他们想收获的价值,才能成为消费者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品牌能在小红书找到“种收”一体高效转化的路径,这里的用户紧握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动权,允许各种生活问题被讨论,允许各种需求被看见。当品牌看到这种需求,主动共鸣,成为美好生活的共创者,也就能顺理成章地收获用户和口碑。
图片来源:小红书
3
从人出发,
小红书正在重构新品到爆品的逻辑
所以,怎么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怎么才能找对人群?到底怎么才能在小红书把生意做起来?
食饮品牌来到小红书,不仅仅是想收获种草和品牌心智建立的价值,还想充分挖掘小红书更多的转化通路,实现“种收”一体高效转化。
那么,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学会让产品说话,主动找到对的人沟通。
从那些成功的品牌实践中,我们看到,从人的细分需求出发,将小红书作为曝光、认知渗透和长期用户沟通的桥梁,借助“人-内容-场景”的精准共振,实现从核心人群向泛人群的层层破圈,达成种草到消费的闭环,这条链路已经越来越清晰。
顺着这条链路,新品到爆品的成功几率也在不断提升。
正如前文提到的卡士007小奶罐,正是完成了妈妈群体到年轻人群体的精准人群定位迭代,再结合“便利店微醺调酒”场景做内容沟通,完成了人群的心智渗透。卡士定位于“高端低温酸奶”,且生意主力在线下渠道,通过渠道型的场景植入,卡士也缩短了线上种草到线下货架的距离,实现了线上内容到线下渠道的导流。
图片来源:小红书
So Acai找到精致妈妈与中产人群等核心人群的同时,还活用小红书站内的新功能、新玩法,借助品牌直播、买手直播、粉丝群通告等多种形式,缩短消费路径,满足每一个冲动消费,实现种草即转化。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峰会现场的分享中,我们还看到,当零食都在讲解压、解馋、加餐充饥等场景时,格力高旗下的Pocky百奇发现产品在二次元人群喜爱的互动小游戏——“Pocky game”中高频出现,具备情感互动的道具属性,因此精准锁定了互动需求更高的游戏群体,基于和游戏内容高度关联的苹果元素开发了定制化“痛包”礼盒,最终引爆人群购买,撬动了大量UGC拆箱分享内容,实现边种边收,人群渗透率和口碑双收。
图片来源:小红书
当下,食饮不再是单纯的刚需消费,而是情绪、场景、品味、风土的综合消费,用户对自己的真实需求也更加关注。正因如此,在对的沟通场找对人,才能实现人——场——货正向循环,这也是为什么,对小红书种草学的活用,正在帮助更多品牌拿到更理想的生意结果。
4
小结
中国食饮市场早已进入产品供给过剩的状态,再加上消费者的注意力日益分散,对品牌来说,想造爆品,需要的不仅仅是好产品,还需要更精细、精准的运营投入,让好产品“被看见”。
这也是品牌需要一个具有“新品营销新阵地”属性的平台的原因,它能实现品牌和新品偏好人群的精准匹配。
在国内,小红书正是那个让用户”看见新品“的平台,我们看到无数新品趋势在这里爆发。正因如此,Foodaily对小红书的平台特点、营销玩法、品牌案例持续多年的追踪,也进行过多次的分析和报道。
通过今年的大会和品牌案例分享,我们看到小红书不仅有精准的新品爱好人 群,也在新品营销领域深耕多年,不断完善,已经能为品牌提供更科学化、体系化的新品营销服务,陪伴新品从测试到长线运营,助推新品持续成长为超级爆品、单品。
在品牌营销走向偏好确定性结果的当下,Foodaily认为,小红书依然是食饮品牌新品营销必不可少的阵地,正如小红书商业快消行业群总经理米欧所说:“在小红书,我们彼此能被看见、被激发、被珍视,每个“我需要“最终长成链接每一个人的趋势和爆款。”
未来,我们也期待看到食饮行业发掘更多需求空位,在小红书用“我需要”找到新品到爆品的成长路径。
*数据来源:小红书数据中台,24年1月~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