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车联发布MogoMind物理AI大模型,为单车智能增添“上帝视角”

作者丨青风
一辆自动驾驶巴士驶近视野受阻的路口,横向道路有辆大货车正疾驰而来,而巴士仿佛开启了“上帝视角”,提前预知,从容避让,载着乘客安全前行。
交通管理员询问:“分析2号路口本周异常情况。”AI系统即刻响应,“本周该路口共发生712起交通事件,其中行人闯入占比最高达55%,非机动车闯入与实线变道分别占9%和4%,显示行人及非机动车管理为风险防控重点……建议增设行人过街设施与非机动车专用道,优化信号灯配时。”
这并非科幻电影桥段,而是蘑菇车联AI大模型在交通领域的真实应用场景。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作为AI网络基础设施和自动驾驶全栈技术服务商的蘑菇车联受邀参会,并正式对外发布首个深度理解物理世界的AI大模型——MogoMind大模型。上述场景正是其能力的生动体现,吸引了众多参展人员,使其成为展会瞩目的焦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蘑菇车联的展位紧邻特斯拉,重点展示MogoMind、智能体与物理世界实时交互的AI网络以及Mogo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这两家AI厂商虽然发展思路不尽相同,但都不满足于将AI仅应用于虚拟世界。
从AI问答与搜索,到自动驾驶上路;从大语言模型处理虚拟信息,到物理AI大模型理解与交互真实世界,AI开始深度融入物理世界,“物理AI”的大幕已徐徐拉开。
01
「从大语言模型到物理AI」
AI的进化从未停歇。2017年Transformer架构奠定大模型基础,2022年底ChatGPT点燃通用人工智能(AGI)曙光,引发巨头竞逐。与此同时,AI的能力边界不断拓展,从最初的聊天问答、文案生成,逐步进化到编程、深度研究、方案策划等实际任务处理。
那么,AI的下一个浪潮是什么?
业界领袖已有共识。英伟达CEO黄仁勋不久前曾直言,“从感知AI到生成式AI,现在正进入推理AI阶段,而下一波浪潮是物理AI,将成为未来关键领域。”马斯克也强调AI必须遵循物理定律;李飞飞致力于让AI理解3D物理空间;Meta则发布模型探索重力等物理概念。
这一切指向同一趋势——AI必将从虚拟世界迈入物理世界,通过形成物理智能,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感知、理解和响应。
物理AI与传统大语言模型有本质区别。第一,大语言模型擅长处理静态文本,却难以应对物理世界的实时、多模态信息流,更无法通过互联网数据信息预测现实世界。
而如今,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与AI技术的融合带来了巨大想象空间。越来越多的具备智能辅助驾驶能力的汽车驶入街道,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从生产车间走入现实的大舞台——它们都迫切需要一个能“看懂”物理世界、“预判”现实变化的AI。
第二,大语言模型缺乏全局AI认知系统。以智能驾驶为例,当前多数方案仍局限于“单体智能”。
无论是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还是其他厂商的激光雷达方案,都聚焦于车辆自身的感知与决策。在天气良好、视野无遮挡时表现尚可,但在大雨、有遮挡物或超视距场景下,现有方案均存在天然缺陷,难以保障更高的安全性,也无法对整个城市交通效率进行全局优化。
“目前,无论传统汽车还是自动驾驶汽车,都只能感知100-200米,而且还有大量盲区,车车、车路也不能通信协同,从而大幅降低交通安全和效率。所以,在复杂的交通场景中,如何让车辆实现全局感知、全局协同是一个难题。”蘑菇车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同人类通过发射卫星、深海探测、搭建全球通讯网络拓展自身感知,物理AI世界中越来多的智能体,包括自动驾驶车辆、具身智能、无人机等,同样需要一张能全局实时感知的AI网络。
当特斯拉、Waymo等行业先行者还在单车智能的道路上全力冲刺时,蘑菇车联突破局限,引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如何通过AI技术,不仅仅连接单一的设备或系统,而是将整个物理世界的智能化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多智能体对物理世界的全局认知和全局协同,用“上帝视角”为AI打通迈向物理世界的通道。
MogoMind大模型应运而生。
02
「物理世界的“认知中枢”」
作为首个深度理解物理世界的AI大模型,MogoMind的核心突破就在于解决了传统AI的上述两大痛点:缺乏实时物理感知能力与缺乏全局认知系统。
依托覆盖城市全域的感知、通讯和计算一体化设备,MogoMind大模型能够毫秒级捕捉车辆行驶轨迹、速度变化、交通流量、行人动态等实时动态数据。
通过深度整合实时、海量的多模态交通数据,MogoMind可从物理世界的复杂数据中抽取意义、从经验中学习规则、在不同场景中灵活决策,形成对交通环境的全局感知、深度认知和实时推理决策能力,可以为多类型智能体提供实时数字孪生与深度理解服务,推动城市交通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局智能”。
形象地来说,MogoMind大模型既可以为高速、城市交通等管理部门使用,也可以直接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中。
就像人们使用AI大模型的方式一样,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可直接使用自然语言询问MogoMind,比如“哪里最拥堵?什么时间点最拥堵?有什么交通异常状况?哪里有事故?”或者,还可以直接选择某个路口,就能通过摄像头直接查看现场情况。
MogoMind担当城市交通 “决策中枢”,助力交通管理者掌握城市交通运行全貌,基于实时动态数据融合分析,在宏观交通流量调控、微观路口优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做出科学决策,实现城市交通管理整体协同优化。
例如,遇到道路施工或者暴雨天气等情况时,MogoMind能通过摄像头画面判断路面状况,结合历史事故数据预测潜在危险区域,为途经车辆提供精准的路况解读与应对建议,将复杂的物理环境信息转化为可操作的智能决策,为交通管理部门和出行者提供针对性的应对建议。
此外,MogoMind还可以赋能自动驾驶车辆。蘑菇车联已推出多款L4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车辆,包括RoboBus、RoboSweeper和RoboTaxi,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与公共交通、城市环卫、无人零售等多场景深度融合应用,提升城市交通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以自动驾驶巴士为例,因为需要频繁上下车,且乘客更多,其对安全的要求必然更高,容不得半点差池,有“上帝视角”的安全冗余就变得尤其必要。
蘑菇车联自主研发的MOGOBUS,搭载了端到端 “MogoAutoPilot + MogoMind” 系统,探测距离达200米,对道路环境理解效率提升30%,已在全国10个省份成功运营,累计安全行驶里程突破200万公里,服务乘客超20万人次。
更难得的是,蘑菇车联赋予MogoMind强大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作为一个开放的物理世界AI大模型,MogoMind能够无缝接入来自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交通设备与系统,包括道路传感器、车载终端、交通管理软件等,实现多源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协同处理。
同时,MogoMind提供标准化接口,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低空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政府部门、交管部门、车企、具身智能厂商等,都能在MogoMind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应用场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AI与交通生态的融合发展。
03
「独特的壁垒」
落地这个物理AI大模型并不是一条轻松的路,除了数据的积累,模型和智能驾驶等技术端的突破,还需要面临政府洽谈及行业生态搭建等各方面的挑战。甚至外部市场最初还对这个路线存有质疑,认为它在挑战行业主流的“单车智能”方案。
而上面的每个不容易,都筑成了蘑菇车联的独特壁垒。
蘑菇车联已构建起完整的AI网络基础设施:从基础的路侧感知、通讯、计算设备,到路侧操作系统,再到MogoMind大模型的算法层,和针对智能终端的“智途平台”、云控应用平台、管理平台等应用层。
MogoMind还构建起一套多源融合的实时感知体系。它整合道路传感器、车载终端等多种设备,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物理世界感知网络。通过边缘计算技术,数据在源头即可完成初步处理,大幅缩短传输与分析时间,实现对道路状况、车辆行驶状态、行人轨迹、气象条件等物理信息的毫秒级感知,为交通管理和出行决策提供精准的实时信息,避免因感知滞后导致的应急响应迟缓问题。
蘑菇车联在数据积累方面的壁垒同样坚实。
正如《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失控》《必然》作者凯文·凯利在其新书中所言,“无论是虚拟世界还是物联网世界,大数据的搜集和使用将成为未来AI时代的根本特征,这毋庸置疑。”“在镜像世界时代,全世界最大、最富有的公司将是为镜像世界提供数据支持的公司。”
不像大语言模型所需求的数据,可以直接从互联网中获取。物理AI所需要的数据,则必须是实时的、物理世界的真实数据。这无疑需要深厚积累,同样需要城市数量的大范围覆盖。
蘑菇车联无疑抢跑多年,截至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桐乡、南京、沈阳、烟台、成都、大理等十余个城市落地,覆盖城市开放道路、高速公路、园区、景区、港口、机场等多场景多业态,实现常态化运营,积累下海量宝贵数据。
此前市场中有声音认为蘑菇车联的物理AI路线与单车智能彼此对立。事实上,MogoMind大模型的思路,是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全局感知、认知、分析和决策的安全冗余,不仅不对立,其实两者可以相互融合。
而单就自动驾驶而言,蘑菇车联也已拥有扎实的技术积累与多场景实践经验,初步建立了庞大的自动驾驶生态。其核心技术包括端到端AI模型、混合架构和基于物理世界的认知模型,确保车辆能够实现物理世界的深度理解与最优决策。
蘑菇车联已推出多款L4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车辆,包括无人驾驶巴士、无人驾驶清扫车和无人驾驶出租车,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大理、青海等十余座城市复杂路况中实际落地且安全运营。
另外,在8年时间里,蘑菇车联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囊括了大批央企、世界500强公司。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交建、腾讯、顺丰、北京环卫、一汽、东风、上汽、北汽、金旅、比亚迪、理想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相继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并在智慧城市、数字交通、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形成“AI网络”一揽子落地方案。
04
「写在最后」
AI正日新月异地快速发展,也正越来越深入地融入现实世界中。而在交通出行等物理世界中,安全与效率,无疑仍是人们对AI技术的最大期待。
对AI的发展,人们需要不同的思路,市场需要不同的路线。增加了安全的冗余,提高了全局的效率,蘑菇车联MogoMind的探索,值得鼓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