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链宇宙”:成年人的快乐,从一根薯条开始

当代年轻人对非遗文化有多痴迷?在小红书上,有超50万网友发布与非遗相关的内容,从非遗漆扇、非遗绢花,到非遗扎染杯垫,再到非遗手抄报、活字印刷体验... ...非遗文化正在以全新的潮流和与时尚的方式,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的新方式。
而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的《2025非遗数据报告》显示,00后非遗创作者数量激增95%,30岁以下传承人增长24%,而从侧面印证了非遗文化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崛起之势。
就在这股非遗文化的浪潮下,麦当劳带着融合了内蒙呼麦和南音洞萧等非遗技艺的洗脑神曲——《麦麦农场在这里》登上了链博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并一举刷屏了全网!
在抖音#非遗圈终于对童年下手了话题下,引发了网友们高达1290w+次的播放。
当网友沉迷于非遗技艺和MV中的美丽风景不能自拔时,麦当劳却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整个供应链生态。
| 中国“麦链”首秀:不是展台,是“供应链宇宙” |
对于餐饮品牌来说,参加展会早已是常态化的营销动作。而当多数展商还停留在企业高管通过PPT演讲传递品牌价值时,麦当劳选择了更具“活人感”的叙事方式。
相较其他品牌营销式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此次麦当劳在链博会上的操作,可谓是在“心灵按摩+创意玩法”上加满了技能点。
此次麦当劳携手11家核心供应商以中国“麦链”形式首次亮相第三届链博会,而在链博会之前,麦当劳邀请蒙古族呼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额日和木巴图(呼麦小黑)与泉州南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大浩,共同打造了一曲融合了内蒙呼麦和南音洞萧等非遗技艺的音乐视频《麦麦农场在这里》。
在MV中,广袤的内蒙古草原、在阳光下舒展着藤蔓的土豆田以及憨萌灵动的小鸡等画面所营造的松弛感,让年轻人足不出户,便亲近了自然。同时,在非遗大师乐器演奏的“咿呀咿呀哟”和“吧哒吧吧吧”旋律中,年轻人直呼“魔性上头”,并称“麦麦你可太全面了,我说怎么看个MV突然哼两句,原来是我的童年啊”。
该歌曲MV在巧借“非遗”,给年轻人带来“心灵按摩”的同时,也勾勒出了麦当劳从精神到食材,“滋养”每一代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在该歌曲MV助推下,#来北京共赴一场非遗之约#迅速登上了抖音热榜,播放量超673.8w。
如果说MV是麦当劳官方的有意为之,那么该MV在抖音上引发的全民唱跳热潮则是一场年轻人的“自来水”狂欢。
经音乐人王搏对上述MV改编成唱跳版,并发起全民唱跳邀请后,平台上#麦麦农场开麦啦#播放量达4281w,同时#满脑子都是咿呀咿呀呦#更是成了平台的“上升热点”。
好看好听还不够,一贯了解年轻人的麦当劳还要“好玩”,把时下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痛文化”(起源于日漫圈,可简单理解为用喜欢的动漫角色铺满某物),直接搬进了链博会“麦麦农场”的360平方米联合展台内。同时,它还把11家中国“麦链”供应商的故事转化成可供参展观众触摸体验的实体,并以通过“麦链地图”收集印章,兑换“麦麦农场”限量周边的方式,让专业化的供应链科普游戏化,变成了一场沉浸式的寻宝之旅,参展观众大呼,“这哪是展台啊,简直是‘供应链宇宙’主题乐园!”。
而“麦麦农场”周边的热度,在链博会闭幕后,仍在持续。在闲鱼上,有大量麦当劳的忠实粉丝,在疯抢“痛包”,而这款免费兑换的“痛包”,被炒到近300元的售价,也足以证明其受消费者喜爱程度之高。
不得不说,通过音乐MV、达人共创和“痛包”周边等巧妙串联,让消费者不再是被品牌单方面营销的被动触达者,而成为整场营销的主动参与者,麦当劳这波操作是有点东西的。
| 从央视到抖音引爆热议,背后是供应链传播的人格化破壁 |
好的传播能让用户成为“自来水”,并在玩梗中主动传播品牌。本次麦当劳中国“麦链”活动便是典范,整场活动句句不提“供应链”,却让消费者在互动中潜移默化理解并接受了其供应链优势。
链博会期间,麦当劳的巨型薯条装置前排起长龙,装置内部,“痛包”里的小鸡、土豆公仔,种土豆、做薯条的模型,以及食材展示区的真实食材,将生涩农业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传递出核心信息,即麦当劳新鲜、自然、安心的好食材背后,是多个优质供应商的协作成果,同时,也在这样的巧思下,麦当劳将默默耕耘的供应链伙伴也被推向台前。
更重要的是,传播过程中,麦当劳摒弃了“爹味”说教,用一线人员的真实案例打动消费者,让大家感受“麦链”团队的用心。
以合作伙伴泰森为例,自1991年麦当劳进入中国,双方合作至今,麦辣鸡腿堡、板烧鸡腿堡等经典单品都有其身影。据泰森中国供应链负责人黄思涵介绍,为让鸡肉饼精准均匀、口感酥脆,企业采用智能化多头秤,通过自动包装机、码垛机和无人驾驶“摆渡车”,将肉饼直接存入-18℃立体冷库。
而作为另一关键食材的面包,据宾堡餐饮渠道事业部亚洲区公司事务和法务总监魏凌介绍,为符合麦当劳标准,宾堡从原料、设备、工艺和人四个要素深耕,确保面包蓬松不塌陷。
虽然从眼下来看,麦当劳和合作伙伴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但这一切来之不易。
内蒙达拉特旗的邓书宝父子种植土豆25年,是麦当劳薯条的“幕后功臣”。2014年与麦当劳供应商辛普劳合作初期,邓书宝对轮种(一亩地种一年歇一两年)和“垄间距90公分”很不适应。在辛普劳的督导培训和实验下,改变了他的认知:“轮种避免遗传病,宽株距让土豆更饱满,虽然种得少了,但单个重了,总产更高!”他感慨“老经验不如新科学,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儿子邓昌晋加入后,传承父亲播种、施肥等经验,更用机械化生产提升效率。在链博会现场,邓昌晋动情喊话:“黑科技撑腰,老手艺传家,愿麦当劳薯条香飘更远,土地生生不息!”
真实人物故事搭建起情感纽带,让消费者摆脱面对“冰冷供应链”的茫然。在被故事打动的同时,人们也更顺畅、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麦链”韧性的来源,而这也正是此次“麦链”营销的动人之处。
| 从“三角凳”理念,到供应链共赢,麦当劳打造“麦链”新范式 |
当消费者意识到,一根薯条、一个汉堡背后,站着一群守护者时,在被感动之余,也引发了传播的破圈。数据显示,微博热搜上#你吃的薯条是内蒙古种的陕西切的#这一话题总阅读量达387w+次,#老外每年吃8000吨中国薯条#这一话题的阅读量达297w+次,抖音热榜上,#麦麦农场开麦啦 更是获得了4321w+次的播放。
在麦当劳此次看似娱乐化的传播背后,从广大消费者到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再到“新农人”们,都沉浸式地参与其中。这种惠及多方的传播,实际上,也是麦当劳“三角凳”经营理念(品牌、员工和供应商紧密合作)的生动诠释。
以惠及合作伙伴为例,九联是麦当劳的长期合作伙伴,在双方合作下,2000年九联便开始建设自属现代化养殖场,并在2006年实现了养殖场全自属,从根本上解决了疫病、药残的问题。
同时,从2008年起,九联开始发力出海业务,连续17年对日出口量排第一,仅今年预计向日欧出口鸡肉便高达6万吨,接近全国出口量的五分之一。
而之所以能在对动物福利要求更严,肉鸡必须100%非笼饲养的欧洲,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很重要的因素便在于与麦当劳的合作过程中,麦当劳严格的标准要求。比如对动物福利要求很高等等。也正因为麦当劳的黄金标准要求,九联坚持使用100%非笼养殖模式为麦当劳系统供应鸡肉。在这样的磨炼下,九联练就过硬的本事,并为其出海打下坚实的基础。
“‘麦当劳供应商’这六个字,是客户放心的保证。”九联相关负责人感慨道。
在本次链博会上,麦当劳中国便携手北京百麦、宾堡、九联、凯爱瑞、麦肯、三元食品、圣农、首农集团、顺新晖、泰森食品和太阳谷等11家供应商伙伴,以中国“麦链”形式联合亮相,并发布“麦链”倡议,携手供应商共塑中国“麦链”新生态,推动更高质量发展的协作,共同迈向更智慧与更绿色的未来。
可以预计,在“三角凳”理念下,麦当劳在国内的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朋友圈”将得到进一步扩容。
图片源于官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