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网红东莞“炒粉姐”离开东莞,已回武汉,她回应网暴,想重新开始

访客 2025-07-09 20:15:48 23632
网红东莞“炒粉姐”离开东莞,已回武汉,她回应网暴,想重新开始摘要: 武汉汉阳桥机路夜市的傍晚,总带着股热辣辣的烟火气。7月7日那场大雨刚过,人流正往摊位前涌,一个印着“唐应炒粉姐”的摊子前...

武汉汉阳桥机路夜市的傍晚,总带着股热辣辣的烟火气。7月7日那场大雨刚过,人流正往摊位前涌,一个印着“唐应炒粉姐”的摊子前尤其热闹。有人举着手机念叨:“这不是东莞那个炒粉姐吗?怎么跑武汉来了?”灶台上,火苗窜得挺高,穿暗红长裙的摊主颠着锅,裙摆沾了雨也没顾上,随着手腕的起落轻轻晃,动作利落得很。

网红东莞“炒粉姐”离开东莞,已回武汉,她回应网暴,想重新开始

这个炒粉的就是唐应,那个靠“精致炒粉”在网上攒了300多万粉丝的女人。回武汉摆摊才7天,每天200多份炒粉,几个小时就卖光了。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把摊位交给老公,跟人聊起这趟“回家”的缘由——在外漂了24年,东莞的日子虽攒下些手艺,却没攒够一套房,家里俩娃更是让人挂心。“14岁就出来闯,这次算下了狠心,放下东莞的一切,回武汉从头来。”

说起来,刚回武汉那阵,她愁得好几宿没睡。门店选哪儿?食材从哪儿进?资质怎么办?每月光房租就得近5000块(门面3000多带个摊位,小区房1800方便落脚),再加上水电、食材,压力着实不小。有人泼冷水:“武汉人爱热干面,谁天天吃炒粉?”她偏不服气,“我手艺在身,走到哪儿都不怕。”

网红东莞“炒粉姐”离开东莞,已回武汉,她回应网暴,想重新开始

为了让武汉人吃得惯,她花了不少心思。米粉专门从广东寄,半手工做的,炒出来筋道不烂,跟本地米粉不一样;调味上又往武汉口味靠,多搁点辣,加点盐,备着老干妈,南方的粉愣是融进了江城的热乎劲儿里。每天中午就开始备菜、蒸饭、泡粉,汗湿了衣服也顾不上,就为了保证200多份食材新鲜。最绝的是颠锅,每份得颠70到90下,一晚上下来上万次,手上勒出红印,戴护腕也挡不住疼。“这活看着是力气,其实是功夫,好多小伙子来学,第二天就打退堂鼓了。”她说着,眼里带点骄傲。

捧场的人真不少。老粉丝从远处赶过来,附近街坊怕她没生意,特意绕过来买一份。家住隔壁的王先生是她多年的粉丝,开业第一天就来了,说“以后家里不做饭,就来这儿吃”。

可争议也没断过。直播间里总有人提“28元天价炒粉”,说她“摆摊时8元,开店就飘了”。唐应叹了口气,这事儿去年闹了仨月网络暴力,差点把她逼抑郁了。其实菜单明明白白:基础款加蛋8元,加肉10元,最贵的“全家福”加了牛肉、鸡肉、火腿那些,才28元。“职业黑”故意带节奏,有人还举着摄像头堵摊位,非要点地摊做不了的虾仁炒粉,不给做就赖着。“别人不想听真相,就想看你不好过。”她没多辩解,只顾着颠手里的锅。

网红东莞“炒粉姐”离开东莞,已回武汉,她回应网暴,想重新开始

她回武汉,说到底是为了孩子。大娃14岁上初二,小娃还在幼儿园,都在孝感老家由老人带。2022年送回去时,夫妻俩咬着牙,就盼着孩子能安稳上学。可一年见不上一面,当妈的心里不是滋味。“娃娃太懂事了,学习从不让操心,可我这当妈的……”她说着,声音低了些。武汉离孝感就一小时车程,她想着好好干,两年内在武汉买房,把孩子接过来。

老公这段时间从东莞回来帮忙,过几天还得回去,以后主要靠她一个人撑。傍晚的夜市越来越热闹,放暑假的孩子来帮忙备料,婆婆招呼客人,一家人忙得团团转,却透着股踏实劲儿。

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夸她“凭劳动吃饭,值得赞”,说“不偷不骗,价值观正”;也有人质疑“东莞炒作不下去,跑武汉来了”,觉得“颠锅次数不代表味道”;还有人替她抱不平,“28元算啥天价?大排档炒牛河都30多了”,“珠海偏僻地方加蛋炒粉都12元,还难吃”。

网红东莞“炒粉姐”离开东莞,已回武汉,她回应网暴,想重新开始

其实,唐应这几十年闯荡,啥风浪没见过。14岁出来闯,24年异乡漂泊,放下东莞的一切回武汉,靠的就是那句“有技术走到哪里都不怕”。日子就像她炒的粉,多颠几下才有滋味,多添几分料才圆满。如今武汉的风里,已经飘着她炒粉的香气,这香气里,有她对生活的较劲,更有对“家”的盼头。靠双手挣来的日子,再难也透着亮,不是吗?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