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岁女生凌晨失联9天,失联细节曝出,其父母恳求网友帮忙寻找

最近这几天,福州的天气带着点黏腻的热,可张楚旌的爸妈心里却像坠着块冰。5月3号凌晨,这个21岁的大二女生穿着粉色上衣和浅黄色睡裙出了门,谁也没想到,监控里那个匆匆赶路的背影,成了家人最后一次“看见”她的模样。9天过去了,乌龙江边的风还在吹,可关于她的消息,却像断了线的风筝,怎么也抓不住。
张楚旌租住在美岐小区一期,离学校走路不过十分钟。这个从贵州盘州考来的姑娘,性格内向,平时总爱独来独往。5月4号上午11点,妈妈打电话没人接,下午再打还是没人接,等到晚上9点,爸妈心里的慌已经压不住了——这不像女儿的风格,就算再安静,也不会一整天不回消息。报警后第二天,他们在监控里看到了女儿最后出现的画面:5月3号凌晨2点46分,她匆匆出门打了辆白色网约车,朝着洪塘大桥方向去了。
凌晨3点25分,她在桥上停了10分钟。监控里能看见她的身影在桥边晃动,不知道是在看江面的波光,还是在等什么人。3点38分,她走下桥,沿着乌龙江大道向右走,一步一步,慢慢走出了监控的范围。那之后,就像被夜色吞没了一样,再没了踪迹。爸爸查了通话记录,没有异常;警方扩大了搜索范围,可监控盲区就像一道鸿沟,把线索挡在了另一边。江边的芦苇荡被风吹得沙沙响,爸妈最怕听见“轻生”两个字,可又忍不住在心里反复揣度:那个总爱穿淡粉色衣服的姑娘,到底在凌晨三点的大桥上经历了什么?
爸妈在网上发的求助帖,这几天被转了又转。评论区里,千万个陌生人的牵挂堆成了小山。有人记得那天凌晨的天气:“3号凌晨挺凉的,她穿睡裙出门,是不是有急事?”有人盯着路线分析:“乌龙江大道右边过去,是不是有小路通向江边?有没有可能监控没拍到的地方有人看见她?”还有开网约车的司机留言:“那天凌晨跑洪塘大桥的兄弟注意了,有没有印象接了个穿粉上衣的姑娘?时间地点都对得上,麻烦想想细节啊!”
有个福州本地的网友说得实在:“我每天下班都绕着江边走一圈,就怕漏掉什么线索。年轻人在外不容易,咱们多帮着看两眼,说不定就有转机。”也有人提到了监控盲区的问题:“现在到处都有摄像头,可江边这种地方还是有死角,希望以后能多装几个,别让这种事再留遗憾。”还有不少人分享起类似的寻人经验:“周边的便利店、小餐馆都问问,凌晨三点还营业的地方,老板说不定有印象。”每条评论都带着股热乎气,就像千万双手在托着这对爸妈,告诉他们:别慌,我们都在。
9天了,搜索还在继续。网友们的评论里,除了找线索,更多的是一种隐隐的不安。有人说:“大半夜穿睡裙出门,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女孩子在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也有人想起自己的孩子:“我家闺女也在外地读书,看完心里直发紧,恨不得每天都打电话确认平安。”还有人提到了年轻人的压力:“内向的孩子平时话少,会不会心里藏了事没人说?家长和学校都得多关注关注。”
这些声音里,藏着每个人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我们害怕一个鲜活的生命突然消失在夜色里,害怕监控盲区背后的未知,更害怕当意外发生时,我们除了等待别无他法。但好在,这场全网参与的“寻找”让我们看见,陌生人的善意能织成一张网,接住那些坠落的不安。张楚旌的爸妈还在等,等一个线索,等一个电话,等女儿回家的脚步声。当然,张楚旌的爸妈也恳求网友:帮我们找找张楚旌吧!
监控会有盲区,但人心没有。那些凌晨三点还在刷着监控画面的民警,那些绕路江边多瞧两眼的市民,那些在评论区反复叮嘱“注意安全”的陌生人,都在说同一句话:你不是一个人。希望这场接力能早点迎来好消息,希望每个晚归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相待。毕竟,每个生命的轨迹,都该在阳光下继续延伸,而不是消失在凌晨三点的夜色里。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