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飞银川客机触地复飞,原因曝出,亲历者讲述惊险时刻

5月5号,银川的天简直像被掀了盖的沙罐子。狂风卷着黄沙漫天遍野地跑,能见度低得让人心里发怵,路上的行人都匆匆往家赶,生怕被这大风给带跑了。可就在这样的天气里,从上海飞往银川的HO2301次航班,正经历着一场让乘客们心惊肉跳的旅程。
中午时分,航班已经到达银川机场上空,准备降落。女子刘某后来回忆说,当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十几分钟,窗外全是黄乎乎的一片,根本看不见跑道。舱内时不时传来飞机颠簸的广播,让人心慌。好不容易感觉飞机在下降,轮子都两次触地了,可机身却摇晃得厉害,根本停不稳。就在触地后的短短两秒,飞机突然抬头复飞,吓得舱内不少乘客都尖叫起来,随后便是一阵紧张的寂静。
复飞两分钟后,空姐拿着一堆呕吐袋往后舱走去,原来不少乘客都因为颠簸和紧张开始呕吐。广播里传来消息,机组和塔台商量后决定备降咸阳机场。前排的安全员说,如果硬降的话,机翼可能会被拍断,后果不堪设想。一个多小时后,飞机终于安全降落在咸阳机场,刘某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她说,脚踩在地上的那一刻,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心里特别感激机长的果断处理。
飞机在咸阳机场停留了一段时间,广播通知乘客可以选择终止行程。刘某选择了终止,还拍下了飞机在沙尘中再次起飞的画面。后来从航班管家的信息得知,飞机在当天17时35分再次起飞,18时31分终于安全抵达银川,整个行程延误了6个多小时。看那航行轨迹图,在银川上空绕的那一圈,还真像个“扳手”呢。
说起这触地复飞,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明白。资深机长陈某解释说,这其实是机组人员的训练科目之一。当飞机接地后,如果出现接地距离长、弹跳高、位置偏离中心线、跑道有障碍物或者天气突然变差等情况,为了安全,机组就会选择复飞。而备降机场的选择也有讲究,通常民航航班都会提前指定好备降场,根据飞机设备、天气、剩油等因素来决定去哪儿备降。
评论区里,网友们炸开了锅。很多银川当地的网友都在感叹当天的天气实在太恶劣。“银川小兵”说:“给机长点赞,我就在银川,昨天风真的太大了,安全起见,复飞,为生命保驾护航。”还有网友“沧海中的大象”提到:“做为宁夏人,昨天上午的那场大风是我近15年没见过的,狂风夹杂着黄沙,汽车似乎都能被吹跑!这么恶劣的天气人能平安就烧高香了,如果索赔就是和老天过不去,老天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看来大家都亲身感受到了那场大风的威力。
当然,最多的还是对机长和机组人员的赞扬。“吴越风”说:“在这样一个恶劣气候的情况下,反映出了这位机长的机智灵敏,高超的飞行技术和反应能力,完成了高难度的飞行安全任务,实属可贵。”“欣海86”也觉得:“机长这个触地复飞处理得是很及时、很有经验、很有技术功底的。复飞,是大家的福分。为机长点赞一个!”还有网友拿川航机长的事迹来对比,说中国机长都是好样的,技术过硬,关键时刻能保障乘客安全。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疑问。比如“若耶独钓”就问:“可以选择在中卫机场、固原机场降落,不清楚为何飞回西安?”确实,为什么不选择更近的宁夏境内机场备降呢?这可能就涉及到备降机场的指定标准,比如机场的设施、天气状况等因素,需要机组综合判断。还有“当幸福来敲门123”也没搞懂:“为啥复飞跑西安去了,不能还降落本机场吗?”看来大家对备降的流程还不太了解,这也难怪,毕竟坐飞机时遇到这种情况的还是少数。
关于赔偿的问题,评论里也是看法不一。大部分网友都觉得,人平安就比什么都强,没必要索赔。“好未来”说:“正常,我18年从和田飞乌鲁木齐,飞机着落3次,每次都是轮子落地又起来,当时飞机上的人90%都在吐,坐我旁边的女孩吐的很厉害,我简直不敢看她,我害怕我忍不住。”经历过类似情况的他,更能体会安全的重要性。“奋发有为可乐AMt”更是直接:“飞机驾驶员已救了每个人的一条命,还要索赔什么?感谢老天都来不及,还是心平点好。”不过也有个别网友可能有不同想法,但在这种极端天气下,大家更多的还是抱着感恩的心态。
这场大风天里的飞行,虽然让乘客们经历了一场惊吓,但最终平安落地,就是最好的结局。机长的果断决策和专业技术,无疑是这次事件的关键。在大自然的恶劣天气面前,人类虽然渺小,但有了这些训练有素、责任心强的机组人员,就像有了一层安全的保护罩。
回头想想,坐飞机时遇到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或者备降,确实会让人感到不便,但跟安全比起来,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次触地复飞的经历,与其说是一场意外,不如说是一堂生动的安全课,让我们更加懂得,在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始终把乘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也希望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大家能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毕竟,平安抵达,才是最重要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