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起底绝味食品“加盟乱象” 15 亿扩产能保住百亿市值吗?

访客 2025-04-26 17:13:51 41373
起底绝味食品“加盟乱象”   15 亿扩产能保住百亿市值吗?摘要: 《投资者网》张娅作为卤制品行业的龙头,绝味食品(603517.SH)曾凭借强势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影响力保持着较为稳固的竞争...

《投资者网》张娅

起底绝味食品“加盟乱象”   15 亿扩产能保住百亿市值吗?

作为卤制品行业的龙头,绝味食品(603517.SH)曾凭借强势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影响力保持着较为稳固的竞争地位。然而,近年来,公司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盈利困境,尤其是在2024年,其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4.04%,降幅超过了营收的下降。

这一变化显露了绝味食品在成本控制、战略布局及品牌管理方面的多重问题。特别是近期爆出的“健康证伪造”事件,更加凸显了其加盟模式下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品牌责任的困境。截至目前,公司市值在100亿元附近。

净利润降幅超过营收

2024年,绝味食品的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全年营收为62.57亿元,净利润仅为2.27亿元,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3.84%和34.04%。公司净利润的下降幅度已经超过了营收的降幅,在盈利能力方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绝味食品的困境尚未得到有效缓解,营收和净利润继续呈现下行趋势,分别同比下降11.47%和27.29%。

外界有声音认为,绝味食品的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其成本控制不力所致。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公司支付的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长了23.31%,达到6.67亿元,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售费用再次同比增加了8.93%,达到1.46亿元。

然而,这些支出的增加并未能有效推动公司业绩的增长。在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背景下,单纯通过加大销售投入的方式,显然难以应对更为复杂的市场挑战。当消费者需求趋于稳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时,依靠传统的营销手段难以维系企业的盈利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还面临着不小的债务压力。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绝味食品包括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等在内的流动负债总额已达到17.32亿元,而公司货币资金仅9.05亿元,这意味着公司在流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隐忧。若这一债务压力无法有效控制,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与长期发展。

在经营模式方面,尽管绝味食品近年来依靠加盟扩张取得了大幅增长,但门店数量的激增也暴露出管理上的诸多隐患。加盟模式带来了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加盟商质量和经营可持续性的问题。

尤其是在门店管理、人员培训和质量把控等方面,绝味食品似乎未能做到足够的规范和审查,导致部分加盟商出现违规操作,甚至影响到品牌的声誉。例如,最近发生的“健康证伪造”。

健康证造假引发信任危机

据媒体报道,2025年3月15日,西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当地绝味门店被发现存在伪造健康证的情况。经查,涉事门店共涉及22名员工伪造健康证,且这些员工并未实际接受体检,而是通过不正当渠道办理了相关证件。此事曝光后,迅速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和不满。

绝味食品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涉事门店为加盟商独立经营,与绝味食品没有任何股权关联。公司已对涉事门店进行停业整顿处置,并对全国所有门店进行督查,杜绝相关风险。

从回应上来看,绝味食品似乎试图通过这一法律上的区分来规避品牌主体责任。然而,消费者在购买绝味产品时,所认同的并非某一加盟商,而是“绝味”这一品牌。

这其中暴露的最大问题是,绝味在品牌管理上的疏忽和加盟商监督上的不力。即使其强调门店为独立法人,消费者依然会将问题归咎于品牌本身,这对品牌的长期信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该事件的后续处理则显示,绝味的检查机制可能存在形式审查的问题。公司称其一直对健康证进行检查,但未能发现伪造证件,这暴露了公司在审核流程的漏洞。

在建工程与产能利用率的矛盾

2024年,绝味食品似乎在扩张和资金投入上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根据2024年的年报,目前公司还有预算数在15.6亿元的重要在建工程,用于扩建卤制品加工项目。

绝味食品重要在建工程项目简况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然而,考虑到公司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这一投资决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部分产能利用率仍未达到设计上限。

根据公告,绝味旗下的几个加工项目,诸如湖南阿瑞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6,500吨酱卤食品加工项目、天津年产37,300吨卤制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项目,以及海南年产6,000吨卤制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项目,均未能实现预期收益,主要原因是产能利用率未能达到设计上限水平。这一事实使人质疑,绝味此时的扩建计划是否意味着其对市场需求的预期过于乐观。

从财务角度来看,这15.6亿元的投入无疑是一笔巨额开支。在2024年,绝味的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时销售费用的激增也让公司财务状况更加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产能扩张,可能会加剧公司现有的财务压力。如果市场需求未能按预期增长,新产能可能会沦为闲置资产,甚至面临减值的风险,这无疑将进一步影响公司的财务健康。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服务和品牌形象的要求愈加严苛。单纯的产能扩张,未必能够有效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并确保品牌形象不再受到类似“健康证事件”这样的损害,成为了绝味未来发展的核心课题。(思维财经出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