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东第一桶金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文|侯恬
编辑|杨旭然
今年2月,京东宣布正式启动了外卖服务,当时祭出了极具诱惑的招商政策: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并且长期佣金率不超过5%。
一个月后,京东再次加码,宣布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正稳步推进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
紧接着,京东外卖在4月11日正式上线百亿补贴,4月16日下午,由于访问量激增至日常四倍,系统一度出现20分钟的短暂异常。为表歉意,京东宣布再额外发放了十万张“满15减10“的百亿补贴优惠券,吸引网友薅羊毛。
创始人刘强东亲自下场为外卖业务造势,不仅亲自参与外卖配送,还请外卖骑手们吃火锅,相关话题在网络上迅速火爆。
回溯京东的发展轨迹,家用电器及电子领域的自营业务,是京东赖以起家的关键,也是真正将京东送上发展快车道的大风口。
尽管如今家电3C板块在商品销售中的占比,已从巅峰时期的八成降至六成,但其至今仍然是支撑京东商业帝国的核心支柱——不论是目前火热的外卖探索,还是此前已经实验成功并推向资本市场的京东健康等其他业务。
凭借着丰富的3C数码产品和优质的家电品牌销售业务,以及可靠的售后服务,京东目前是中国城市消费者网购家电最核心的首选平台,几乎没有之一。
从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大型家电,到微波炉、烤箱、空气炸锅等厨房小家电,再到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生活家电,京东汇聚了数百个家电品牌,包括美的、海尔、海信、格力、奥斯顿等知名品牌都很早便开始在京东入驻,并在平台上赚取了大量收入利润。
家电品类的特殊性,恰好与京东的商业模式形成完美互补——客单价高、刚需、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使消费者对正品保障和售后服务有着极高要求,而京东的自营体系、自建物流和售后保障,恰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这些物流体系、服务能力和售后保障,又逐渐演化为京东在其他业务类型上的能力,包括图书、服装、食品,都建立在家电产品电商服务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正是规模庞大的家电业务,让京东拥有了服务全中国消费者的能力,其含金量之大不言而喻。
去年双11期间,京东在家电、3C数码两大品类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2.8%和39.1%,位列行业第一。其中扫地机器人、烘干机等在内的519个家电家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200%,AI电脑、AI手机等多个AI硬件品类的成交额也在翻倍增长。
与更加品质化的消费相对应的是,京东的核心用户以一二线城市中产为主,2018年,京东用户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达到60%以上,且用户学历普遍较高,相对购买能力较强。尤其特殊的是,相比其他平台,其中中年男性占比最多,他们决策效率高、品牌忠诚度强,与京东更加侧重的搜索式电商的货架模式高度契合。
因此,对于各行各业的品牌来说,在京东进行投入和合作变得比以往更重要。去年包括美的、石头、九牧、林氏木业等众多知名品牌的新品都选择在京东进行首发,共有近百款新品首发,破了行业纪录。
外卖大战如火如荼,但回顾京东的商业化进程,会发现家电销售业务的根基作用巨大,含金量非常高且经久不衰。围绕着标准化产品和强履约服务体系这一核心逻辑展开,如今的京东已经可以强攻几乎所有品类的市场。
不论这场外卖大战最终谁胜谁败,都可以看出,刘强东在家电市场上攒得的第一桶金,含金量还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