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避免成为“韭菜”!餐饮摆摊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访客 2025-04-22 17:25:14 48035
避免成为“韭菜”!餐饮摆摊有正确的打开方式摘要: 近日,“卖卤菜月入10万”的摆摊收徒陷阱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法制日报报道,在社交平台上,一批凭借摆摊“大锅卤菜”...

近日,“卖卤菜月入10万”的摆摊收徒陷阱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避免成为“韭菜”!餐饮摆摊有正确的打开方式

据法制日报报道,在社交平台上,一批凭借摆摊“大锅卤菜”等品类在网络迅速蹿红的博主,打着“收徒”旗号,让不少怀揣摆摊创业梦的普通人纷纷中招。

所谓“月入十万”的摆摊造富神话,或许是一场专门为摆摊创业人群精心设计的陷阱。

一批摆摊新手惨遭“割韭菜”

家在郑州的周敏(化名)向红餐网表示,今年以来她一直待业在家,3月份的时候,她的姑姑刷抖音时发现一门号称能轻松“赚钱”的“卤味摆摊”生意,便让她向视频里的博主学习。

该博主自称拥有“祖传配方”,只需缴纳2580元报名费,就能到线下直接跟博主学习摆摊,并表示生意红火,一天能赚一两千。综合种种,周敏不免有些心动,于是就果断缴费报了名。

然而三天学习结束时,周敏却被告知,制作卤味的底料必须从师傅处进货,一桶底料的价格240元,这笔捆绑式的买卖,让周敏对这个摆摊生意产生“质疑”。

而在购置二手器材时,卖家大东(化名)的一番话,更让她如坠冰窟:“现在餐饮摆摊并不好干,你报名学习的师傅,可能是个骗子”。

原来大东跟周敏一样,也曾师从另一位高流量短视频博主,学习其所谓的“卤味摆摊”。由于实在不好干,所以才考虑转手自己的“二手器材”。

尤其是当大东将自己得到的调料配方分享给周敏,周敏才惊觉,自己花三天时间学习所谓的“祖传配方”,竟然与大东的毫无差别,此时周敏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大概率是被“割韭菜”了。

实际上,像周敏这样被“割韭菜”的人,不在少数。在法制日报揭露这些摆摊割韭菜的骗局后,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不少有类似经历的网友现身说法:

  • “花几千元学费,结果亏了几万块”

  • “我老公花了3000多学的,每次忙活一整天只卖300左右,第二天还不够买菜买肉,现在快开不下去了”

  • “要是早知道是个陷阱就好了,但已经学了又不得不坚持下去”

……

综合来看,这些被割韭菜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都是通过网红博主发布的短视频被收割。

摆摊割韭菜三部曲:流量造假、夸海口收学费、原料收割

实际上,早在2024年,这批“摆摊收徒”账号就已开始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

这类短视频账号,大都聚焦在小吃领域。尽管这些账号在发布的短视频中一般都不提及强调他们可以收徒的细节,但这批账号的名称,有不少都挂着“收徒”的后缀,或是在主页上写着“技术可教,+v”等关键词,明里暗里都在告诉网友可添加其私人联系方式咨询学艺。

这批摆摊收徒的网红博主又是如何建构“割韭菜”链条的呢?

综合来看,他们“割韭菜”链条分三步。

首先是通过流量造假,营造生意火爆的假象,吸引网友关注并加他们的联系方式咨询学艺。

比如《法制日报》在此前的报道就披露,社交平台上一些看着具有超高线下人气的网红博主,他们的流量大多都是花钱雇人排队的产物。

这批网红摆摊博主账号,在运作之初会先在网上建群,号召群成员排队,以此制造线下摊位排队火爆的假象。然后再安排将一众人等排队的视频内容和文案批量复制,发布到他们旗下的短视频矩阵账号上,并花钱进行投流,将账号打造成有一定流量的网红博主。

只要这些矩阵账号有哪一个起号了,就开始通过账号,利用极具诱惑性的“暴利”话术招收学员,进行收徒“割韭菜”的生意。

通常来说,这些账号会在发布的短视频里夸下海口,比如在视频开头就抛出类似“负债四十万,我摆摊三个月就能还清”等话术,让不少人认为,只要自己交了学费,学了其中摆摊的门道,就能借此发家致富。

为了让学徒坚信摆摊能发家致富,这些摆摊收徒的账号在吸引网友交报名费后,还在线下教学中给报名的学徒进行“洗脑”。

比如周敏在向红餐网分享她线下学习摆摊的经历时就表示:“在学习的过程中,师傅经常通过唠家常等方式,在不经意间向他们灌输生意很简单,很轻松,很容易赚钱,确实很上头”。

而除了收割报名费,在原料上继续割学徒,也是不少摆摊收徒账号的目的。

有网友披露,尽管有部分博主宣称低价教学,还承诺毫无保留地传授配方,但由于配料被研磨成粉末,学员必须从师傅处购买,否则就做不出所谓的“正宗味道”,这也就相当于把学员变成了师傅的“长期提款机”。

餐饮摆摊创业的正确打开方式

相比于“月入十万”这类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短视频噱头,真正的餐饮摆摊并不是一场“投机”的敛财游戏,而是奋斗者的生存修行。

那餐饮摆摊创业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首先得做好选品,选好赛道。

摆摊创业已有两年的吴菲(化名)告诉红餐网,她现在摆摊主要卖炸物小吃,此前也曾卖过柠檬茶。为什么会最后选择卖炸物?吴菲表示,她是在实地走访了多个夜市与摊位,发现炸物小吃摊在一众摊位中更受欢迎后,才选择了这一品类。

“目前餐饮摆摊,市场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如果摊位没有自己的特色或卖点,就很容易被淹没在众多摊位中”。她以自己放弃卖柠檬茶为例,在吴菲看来,当前夜市里柠檬茶摊位还是太过饱和了,味道也大同小异,很难做出差异化。

而为了打造差异化优势,越来越多餐饮摊主选择打出“地域美食”这张特色牌。

比如红餐网在走访广州的植村夜市时就发现,小吃街中“潮汕米糕”“沈阳烤鸡架”“广西卷筒粉”等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摊位基本生意都不错。

除了选好品,选好赛道,怎么选择摆摊地点,也是一门学问。

比如吴菲就向红餐网特别强调,摆摊选址,一定要绕开和自己同品类,且生意很好的老摊位。她表示:“老摊主与顾客往往已经建立了深厚的粘性,即便新摊位的产品味道不错,也很难在这一区域分得一杯羹”。

除此以外,最好不要选择“野摊”,尽量选人流量稳定且管理相对规范的夜市、小吃街。同时,下班高峰期的写字楼密集区、聚焦夜生活人群的街口、租房用户多的小区以及城中村门口,这些都是摆摊的黄金地段。而选择“野摊”意味着要跟城管斗智斗勇,稳定出摊都成问题。

最后,真正的摆摊创业并非一蹴而就的事业,需要长线作战,因此摆摊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把心态摆正。

同样是在广州植村夜市摆摊卖麻糍的刘婷婷(化名),从卖章鱼、生蚝再到自己研究麻糍生意,已经在摆摊这条路上打拼了数年。

她向红餐网坦言:“摆摊不像网络上宣传得那么简单轻松,很多事情都需要靠自己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比如怎么吸引客人、改进产品”。

为了增加客流量,刘婷婷甚至开始在抖音发视频给自己的摊位引流,“效果还挺不错的,还有人看到之后专门过来买”。

不过,就算是有长线作战的心态,餐饮摆摊还得面对收入不稳定的窘迫。比如刚到植村夜市摆摊的吴菲,由于初来乍到,还未在这里打响“名号”,她向红餐网坦言:“目前摊位前的客人寥寥,不过坚持下去,肯定会迎来转机的”。她表示,自己的心态已经不像刚摆摊时那么焦虑,现在已经完全放平,打算在新摊位上慢慢积累熟客。

小结

从短视频的“摆摊收徒”套路,再到吴菲们将摆摊视为长线战争,真正的"餐饮摆摊"从来不是盲目跟风,而需要基于创业者的理性分析和多方面考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摆摊创业者既要警惕以"知识付费"为幌子的新型收割陷阱,也要脚踏实地打造自身摊位竞争力,最重要的,是要擦亮双眼。 

作者:红餐网郑颖;编辑:李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