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特朗普关税“核弹”抛出,跨境电商何去何从?

访客 2025-04-16 13:21:49 50522
特朗普关税“核弹”抛出,跨境电商何去何从?摘要: 海外市场的重心转移,供应链结构的系统性重构。鲸商(ID:bizwhale)原创作者 | 胡笃之贸易战仍在持续扰动全球金融...

海外市场的重心转移,供应链结构的系统性重构。

特朗普关税“核弹”抛出,跨境电商何去何从?

鲸商(ID:bizwhale)原创作者 | 胡笃之

贸易战仍在持续扰动全球金融市场。

自4月5日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中国、墨西哥等国家加征关税政策正式落地后,全球金融市场都发生了波动。多国股市开盘大幅下跌,原油期货、贵金属、加密货币等各类资产纷纷受到影响。

近日,白宫发布行政命令,将对华关税增加至145%。这包括9日对华商品征收的125%新关税,以及之前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华征收的20%关税。

而就在强硬推出“对等关税”后不久,特朗普又上演一出“逆转态度”的大戏,声称已授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

戏剧性出现在,4月12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警报:告知用户其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系统出现故障。受影响的货运包括现在处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90天关税暂停期内的国家的所有贸易货物。

显然,这场史诗级贸易战已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影响。亚马逊也取消多个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制造的产品订单。国内的跨境电商企业更是大为受创。接下来,各国和各大企业能否找到有效应对之策?

关税战的“不确定性”

在特朗普接二连三提升对中国关税政策的同时,对全球贸易都有深刻的影响。对美国自身而言,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还针对特殊领域进行加码,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取消800美元以下低值包裹免税政策(5月2日生效)。此举无疑压缩了依赖小额包裹出口的跨境电商商家的利润,让运营成本大幅增大,商品价格竞争力下降。此后的物流企业也受到影响,清关速度降低,查验和退货风险大幅增加。

一番操作下来,市场对全球供应链断裂、通胀狂飙的担忧迅速演变为抛售狂潮。美国也违反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原则和公平贸易精神,破坏了中美正常贸易秩序,让市场因经济衰退陷入焦虑恐慌。

目前,已有众多美股剧烈震荡,市场的慌乱显而易见。并且,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刺激下,其他国家的反制“贸易战”愈演愈烈。

欧盟先对如肉类、葡萄酒、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又在4月15日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关税。加拿大则对美汽车加征25%关税,对钢铝产品加征25%报复性关税,总理卡尼称美国“不再是可靠贸易伙伴”。

中国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并向WTO提交诉讼文件,系统性指控美国违反非歧视原则等12项规则,巩固“多边规则捍卫者”形象。

而面对中国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特朗普目前表示对中国的关税要增加至145%。显然,中国的外贸商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义乌从事3C电子产品行业的外贸商家张立钢(化名)向鲸商表示,他目前主要向欧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出口产品,日常也通过TikTok、Temu、阿里国际站等渠道经营流量。“半个月前20%关税的时候,还能和客户咬咬牙能谈下来。现在说要到104%,已经无法和客户谈了。”包成钢十分无奈。

“但目前我们大部分产品没受到过多影响。我更担心的是有美国客户拖欠款项,收不到货款,我们自己承担损失。很多朋友手里的订单都赶在4月9日之前发掉,4月9日以后的订单暂时不敢接。万一发货后真的有104%的税,那客户很有可能弃货。”张立钢向鲸商表示,最近和外商朋友们交流,如果美国的关税落地,外贸上要保证利润,产品只有涨价,涨价之后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现单量下滑,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反制措施,使得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升级,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但在贸易战升级的当下,外贸人仍在寻找新的出路。

跨境电商“受阻”

跨境贸易的难,不止体现在单量下滑。特朗普对关税的调整,还会影响跨境商家的成本结构、产品迭代、市场竞争格局。

之前鲸商走访义乌产业带商家时,美妆工具品牌“诗美逸”创始人孙敏向鲸商表示,现在很多日用百货,低附加值行业正在加速向东南亚转移,部分订单就流失了。这也倒逼国内的工厂不断升级迭代,从低价走量向高附加值进行产业转型。

这也让众多产业带品牌为了出海,不断在货品层面进行升级。如果一直陷入低价区间的价格战,很快会被湮没。

但在成本层面,关税提高必然会让利润压缩,外贸商只能通过提升价格来保障利润。有从事橱柜行业的商家向鲸商表示:“我出整柜,运费5万,关税昨天15w美金今天变20w美金。这样的成本没法做生意。我们准备看非洲、拉美的客户了。”简言之,较多外贸商都在思考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路径,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除了传统外贸,“关税大棒”也对跨境电商平台有深刻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主攻美国市场的Temu、速卖通。目前Temu约40%的GMV来自美国市场。高盛曾预测,每1%的关税增加将使Temu利润下降0.9%。

加征关税后,部分商品价格可能翻倍(如10美元商品税后达20.4美元),削弱其价格优势。所以,Temu已开始调整策略。其之前的全托管模式下的商品价格敏感度高。现在,Temu把爆款多转移到半托管模式下,同时给予商家更多定价权,减少从中国直接发货,降低关税风险和物流成本。

同时,其在加速拓展欧洲、东南亚市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4月9日,Temu宣布正式进军马尔代夫市场,与马尔代夫邮政有限公司(Maldives Post Limited)达成战略合作。这是其加速拓展新兴市场的重要行动。

速卖通正从“商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通过百亿补贴扶持1000个新品牌。比如宇树科技等中国品牌借助速卖通进入美国市场,主打高附加值产品(如智能机器人、储能电池)。这种策略可部分抵消关税影响,因为品牌溢价能覆盖部分税费。此外,速卖通通过菜鸟物流优化配送时效,提升用户体验。

再看社交电商平台TikTok Shop。其在美国市场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是政治风险,美国政府多次威胁封禁TikTok,尽管近期延期75天,但长期不确定性仍存。另一方面是运营限制,美国要求TikTok Shop美区小店必须本地发货、限制中国卖家直播带货。

为此,TikTok Shop采取半闭环模式,在欧美市场推广“TikTok+独立站”,通过外链引流至品牌官网,规避政策风险。为降低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TikTok正式面向跨境商家开放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市场。其还将接受有亚马逊、eBay、Wayfair等第三方平台运营经验的商家入驻,以及支持符合条件的已运营TikTok Shop美区跨境的商家入驻。

主攻东南亚市场的Shopee,受美国关税影响较小。其在2024年,取得了GMV同比增长25%的成绩。不过,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关税的调整还会在其他方面对Shopee产生影响。

实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向来无法真正解决任何国家的经济问题。美国此举有利于保护本土产业。但美国是大型消费国家,对本土消费者来说,长期且直观的体验是大量进口产品因调整生产布局,增加成本,大幅涨价,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接下来的贸易战走向,依旧是各个企业、全球消费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商家“另谋出路”

诸多外贸商家和跨境电商从业者认为,“我们需要跟他硬刚”。毕竟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开始执行了,其他国家有缓期。而所谓的缓期的一个月,是特朗普想争取的谈判期。虽然现在东盟国家有很多都要加关税,真正的结果,或许要等一个月后再看。

张立钢坦言:“这次美国加关税,最先受到波及的是美国大采购商。比如说,我有一款产品原来美国采购商给我做贴牌后能卖10美元。

现在关税上升,那我需要上调产品价格,我还要在美国建立海外仓,再雇个人帮我售卖发货,那我的最终成交价可能是8美元,比10美元低。那我的目标群体就不再是美国大采购商,而是美国C端,C端中一定有小B。所以这次加关税,最先受到迫害的可能只有大采购商,C端和中小型采购商可能更活跃。这就是跨境电商的底层逻辑。”

诚然,上文已经提到平台对于美国之外地区的开拓。对商家来说,向外寻求新的机会,不再将美国市场当作大头,也是当务之急。

跨境商家张巍向鲸商表示:“现在算算如果继续做美国市场会亏本。就算美国不能做了,我们也在东南亚建厂了。东南亚本身也是增量市场,本地的购买力虽然比美国差的远,但是上升快。”

今年跨境电商圈内都在讨论的话题之一,即虽然早就有品牌出海的概念,但或许2025年才是真正的品牌出海元年。跨境卖家刘正(化名)说:“起初做美国市场其实很卷,终端价格下降,成本又不断提升,利润就下降了。现在,欧美市场的不确定性更高,工厂产能过剩。以往国内的产品通过贴牌进入欧美市场,但是东南亚蓝海市场的品牌很少,GDP增长快,还有机会。所以很可能我们的企业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下沉做渠道。我们在2022年就向东南亚、拉美市场转移,去年的营收额过亿,目前美国市场所占的比重仅在20%左右。”

(图源:TikTok全球消费趋势白皮书)

除了刘正这样选择其他市场的商家,那些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商家,则选择将墨西哥市场作为其接轨美国市场的跳板。

总而言之,对于商家、平台而言,贸易战的走向不可控,但提升产品溢价、强化品牌势能、寻找更多流量渠道,都是当下更重要的事。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