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时隔四年吉峰科技或将再度易主,基本面糟糕或成主因

访客 2025-04-12 11:27:01 87590
时隔四年吉峰科技或将再度易主,基本面糟糕或成主因摘要: 4月11日,吉峰科技发布股票停牌公告。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四川特驱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特驱”)因筹划重大事...

4月11日,吉峰科技发布股票停牌公告。

时隔四年吉峰科技或将再度易主,基本面糟糕或成主因

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四川特驱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特驱”)因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4月11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览富财经注意到,4月8日、9日、10日,也就是停牌前三天,吉峰科技股价连续拉升,成交量翻倍增长。

被收购后新业务未奏效

吉峰科技创立于1994年,但直至1998年才开始正式运营,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农机流通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2021年,吉峰科技曾有过一次实控人变更。彼时,四川特驱通过与吉峰科技股东王新明、王红艳夫妇、西藏山南神宇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及《表决权委托协议》,四川特驱拥有了吉峰科技约9071.2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3.86%)所对应的表决权,四川特驱实控制人汪辉武成为吉峰科技新的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特驱是一家主要从事教育培训服务、教育品牌推广、教育及教育衍生产品开发等的综合性服务机构,面向高校内部以及社会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教育投资、教育咨询服务。

在外界看来,四川特驱的教培主业与吉峰科技的农机主业似乎并不“搭嘎”,这场意料之外的收购在当时备受农机行业关注。

对于外界的疑问,吉峰科技也曾做出过回应,现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总经理李勇曾在公开场合称,四川特驱入主吉峰科技后,首先要稳定和改善公司的基本面。关于四川特驱如何整合教育资源赋能公司主营业务问题,李勇进一步表示,因为四川特驱从事的是职业教育业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可以将培养农业机械、农事服务人才纳入特驱教育的业务范围。

总体来说,四川特驱与吉峰科技都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收购达到共赢,但这场收购至今也没有给吉峰科技带来预想中的改善与成长。收购之后吉峰科技业绩依旧时亏时盈,2024年更是以亏损3081万元收场。

四川特驱难以力挽狂澜

无论是2021年让四川特驱入主,还是目前四川特驱的重大事项筹划,似乎都与吉峰科技基本面有关。

通过对吉峰科技历年的业绩观察可以发现,公司业绩仅在上市后两年实现了增长,之后便开始一路波折,盈利的时候净利润从未超过2000万元,亏损的时候净利润亏损可达3.9亿元。

此外,吉峰科技在告别上市后前四年盈利后,其扣非净利润也常年处于亏损状态,2013年至2015年期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4.56亿元和-0.13亿元,连续三年亏损。仅有2016年扭亏为盈,随后2017年至2020年期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53亿元、-0.07亿元、-1.06亿元和-0.27亿元,又是连续四年亏损。

正如李勇所言,四川特驱入主吉峰科技后,首先要稳定和改善公司的基本面。从数据上来看,2021年开始,吉峰科技业绩确实略有回暖,实现连续三年盈利,但2024年又再度回到亏损状态,似乎做教育的企业无论如何也无法对一个农机企业力挽狂澜。

分析业绩再度亏损的原因,一是吉峰科技的主要业务玉米播种机近年来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导致市场份额被挤占,加之玉米粮食价格低迷,用户购机意愿不强,更新换代延迟,进而影响了吉峰科技整个农机制造板块业绩;二是吉峰科技在2024年9月2日决定终止股权激励计划,这一变化使得公司的股份支付费用在报告期内有所增加,进一步影响了整体业绩。

在2024全年业绩发布两天后,‌‌吉峰科技便宣布停牌,并称公司控股股东四川特驱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时机、背景、动机都如此相似,未免令外界怀疑,‌‌吉峰科技是否又要重新上演2021年的戏码?是否会因业绩拖累而被四川特驱抛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