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汽车,一半出口遭受关税冲击

韩国政府决定对韩国汽车产业出手相助。
自上周4月3日起,美国正式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汽车零部件关税也相继落地,这对于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韩国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沉重一击。
财联社报道,韩国官员表示,政府计划向当地汽车行业注入约3万亿韩元,约合150.42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以缓解美国关税带来的打击。
韩国是受美国关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占到其海外汽车总销量的将近一半,达347亿美元,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占韩国出口总额的14%。韩国目前是美国进口汽车市场的第二大供应国,仅次于墨西哥。
要知道在过去,现代起亚等韩系汽车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卖得风生水起,性价比是重要因素。
韩系车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普遍低于其他一些主流品牌。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各大汽车品牌成交价格排名中,韩国的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的总体平均成交价只有3.6万美元,排名第13位,属于倒数水平。
韩系车在保持较低价格的同时,还能提供丰富的配置和良好的性能。韩系车通常配备先进的多媒体系统、智能互联功能、驾驶辅助系统,座椅加热、座椅通风、高级音响系统等舒适性配置在韩系车上也较为常见,而这些配置在同价位车型中往往只有在更高价位的车型上才能看到。
但已经落地的25%关税,却会立刻让韩系汽车在美国市场失去竞争优势。平均成交价3.6万美元的韩系车,加上25%的关税后,瞬间就多了9000美元的成本,而美国整体新车成交均价为4.9万美元,在增加关税成本后,韩系车的性价比优势将大打折扣。
韩系车企也不是完全没有准备。以现代起亚为代表的韩系汽车已经有部分在美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比如现代汽车在阿拉巴马州和佐治亚州都有工厂,而起亚也在佐治亚州有生产线。
部分韩系车企也通过出口墨西哥实现“曲线救国”。去年前11个月,起亚墨西哥工厂生产了25.3万辆汽车,其中超半数销往美国,借助《美墨加协定》,这些汽车有望实现零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
在关税政策公布后,现代起亚正在加速阿拉巴马州工厂的扩产计划,目标是将索纳塔、凯酷等主力车型的本土化率提升至75%。起亚在墨西哥的建厂也在加速推进,其在墨西哥蒙特雷工厂的EV3年产量预计将达到11万辆,并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投产。
韩国在美国本土和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占比还较低,2024年,现代和起亚在美国共销售177万辆汽车,其中在美国本土生产63万辆,墨西哥工厂生产14万辆,而其余约100万辆汽车是由韩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这100万辆汽车的出口成本仍将因关税而大幅上升。
此外,扩大本土生产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进口,而且即便在美国生产汽车,许多零部件仍需从海外进口,而这些零部件同样面临关税上涨的风险。
韩国政府目前计划向当地汽车行业注入约3万亿韩元(150.42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以缓解美国关税带来的打击。但与关税导致的成本大幅增加相比,这笔援助资金的支持效果可能较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