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亿营收背后,浙江鼎力靠海外市场和机器人业务持续领跑 自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披露以来,浙江鼎力已获得11家评级机构所给予的“买入”与“增持”评级。 根据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99亿元,同比增长23.56%;净利润16.29亿元,同比下降12.76%。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98亿元,同比增长30.72%;净利...
影石创新IPO:未来发展暗存隐忧,竞争加剧重压之下如何破局? 近期,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影石创新”)IPO注册申请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同意,将登陆科创板。2022年1月28日,该公司提交了注册申请,但直到2025年2月27日,影石创新IPO审核状态才变更为“注册生效”。 览富财经网发现,影石创新的未来发展暗藏隐忧,公司的海外业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魔法原子完成数亿元新融资:打通商业闭环,加速1000个场景落地 作者:吕鑫燚 出品:具身研习社 当人形机器人不知疲惫地穿梭在工厂流水线,精准完成高精度上下料作业时,它的伙伴正游刃有余地在门店、舞台和众人打招呼进行亲密互动。一个进厂打工、一个在商业场景上班,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位,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小麦”。 “小麦”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旗下的人形机器人,5...
大厂竞逐Agent:新一轮AI话语权争夺战 AI Agent到底能干啥? 作者 | 张含菁 爆火60天后,曾经“一码难求”的AI智能体平台Manus终于开放注册了。 今年3月,Manus横空出世,被一些从业者称为AI智能体行业的“DeepSeek时刻”。在爆火之前,Manus背后的创业公司“Monica”就已经拿下了腾讯、真格基金及红杉中国前...
近百亿估值、30亿亏损,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三闯港交所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张珏 “几乎所有的药物发现和设计过程将在计算机中开始并结束。”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这句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处在技术革命与产业转型交汇点的“AI+医药”,已被视为近年最具潜力的黄金赛道之一。 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正在第三次冲刺港股IPO。5月8日,...
穿透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迷雾,有几步? 当"人形机器人即未来" 这一确定性目标成为行业公约数,抵达未来的路线图却呈现多元叙事。当前产业正经历一场激烈的认知交锋。 作者:徐林昊 出品:具身研习社 在确定性目标下探索不确定性路径,已成为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的行业缩影。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正以不可逆的向上姿态...
刘强东拼在一线,京东越过山丘 作者 | 叶二 5月10日,刘强东出现在街头。 人群中,你一眼都能认出来。毕竟,此时的刘强东身穿了一件“猪猪侠”与京东外卖联名的白色T恤,后背还印有京东外卖二维码,人群之中非常显眼。 而就在半个月前的北京,有用户从京东外卖上下了一单,等到外卖来了,一打开门惊讶发现,这单外卖,竟然是刘强东亲自送的。 ...
华住集团2025年或进入“不可能三角”发展阶段 近日,华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住集团”)发布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报告。 根据报告显示,华住集团四季度营业收入60亿元,上年同期为56亿元,同比增长7.80%。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华住中国四季度营业收入48亿元,上年同期为44亿元,同比增长9.2%。华住...
方洪波没有观众 “时代的洪流中,我们总会在某一刻,忽然意识到命运的不可抗拒。”这是美的掌门人方洪波2022年回复被裁员工内网留言时写下的文字。 三年后,疫情远去,美的也已经走出泥潭。属于方洪波的“某一刻”,却似乎越来越近。 5月8日的一场内部会议上,方洪波再度被分析师问及企业接班问题。方洪波称,已经有六七个可随时接...
央行真金白银“输血”增持,A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潮再升温 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之后,上市公司增持积极性明显升高。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上市公司披露拟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1100亿元。 今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