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2025:从技术平权到生态重构的产业跃迁 出品 | 创业最前线作者 | 浅浅编辑 | 闪电美编 | 邢静审核 | 颂文2025年的新能源智能车市场,“All in智能化”已经成为最高频提及的关键词。在这背后是高阶智驾正在加速提升的渗透率:2025年L2级别以上的智驾渗透率有望触达21.4%的新高度。在“技术、成本、市场”的共同推动下,越来越...
被誉为影视特效制作公司,是众擎和宇树的福报? 作者:吕鑫燚 出品:具身研习社 当众擎机器人大秀斧头舞后,观众默契地为其打上"CG制作"标签。继宇树后,中国人形机器人厂商迎来了第二家"跨界影视公司"。 再这么发展下去,“影视公司”快成为人形机器人厂商绕不过去的调侃了。该戏称绝非单纯调侃,其看似是对技术演示的玩味态度,但底色则是承认了演示确实有点东...
车企跨界角逐人形机器人,这些浙股“亮了” 2025的上海车展,人形机器人存在感十足。不仅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的产品成为多家车企的临时工,还有小鹏汽车、奇瑞集团携带自研的人形机器人亮相。有行业分析人士预测,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AI的终极形态,是继手机、汽车之后,第三个将走进千家万户的产品。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将达到万亿级别,甚至10万亿级别。这...
机器人半马“翻车”,先别急着祛魅 作者|吴嗯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摔倒是标配,瘫痪是常态,“掉头”也不稀罕……上周末,在北京亦庄举行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为科技行业贡献了新的热点。但比赛现场的各种意外,也让许多看热闹的吃瓜群众纷纷表态:对人形机器人祛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8...
死磕激光雷达十年后,这位 85 后终于有底气叫板马斯克了 文 | 308 编辑 | 经纬 「我尽力告诉人们,激光雷达并不适合汽车。因为道路是生物神经网络和眼睛设计的,因此数字神经网络 + 摄像头就能够实现最好效果」。 无论是在公开谈话,还是在社交媒体中,马斯克都一以贯之地用类似的话语,来表达他对于激光雷达的不屑,并借此为特斯拉 FSD 所采用的纯视觉方案反...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背后,一场“硅基生命”的叛逆宣言 最近,一条#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的话题冲上热搜——不是因为科幻电影,而是因为真实世界里的钢铁侠们正用21公里的“翻车现场”刷新人类认知。天工Ultra机器人冲线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斩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尽管,机器人们在中途多次摔跤,还需要更换电池,但成功跑完全...
人形机器人首场“半马”告捷,千亿产业链开启狂飙模式 近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在京开跑。20只机器人队伍同场竞技,一起挑战了21.0975公里半程马拉松实地赛道。最终,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优必选科技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32秒的成绩夺得冠军。 受消息影响,4月21日,人形机器人板块震荡拉升。截至收盘,该板块指数大涨3.49%。...
跑马拉松的人形机器人 朱啸虎有关人形机器人的悲观看法依然还言犹在耳,但这丝毫抵不住玩家们对于人形机器人追逐的脚步。在马拉松比赛在各大城市轮番上演的时候,一场以人形机器人为主角的半程马拉松同样开始上演。据有关报道显示,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在北京开跑。单单从传出的人形...
估值40亿,70后理工女要去港股IPO了 风光的背后有着不可轻视的隐忧近期,朱啸虎对人形机器人赛道提出质疑,引发了创投圈的一番激烈讨论。不过,这一质疑似乎并未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热度产生明显影响。就在前几天,多家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纷纷宣布完成融资,更有企业正在筹备上市。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冲击“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万物都在智能体,凭什么酒店场景最适合落地 吃够了酒店前台夜班的苦,才知道有个机器人“同事”多靠谱。以前酒店前台值夜班基本就意味着一整晚没办法睡,随时可能会有客人打电话提需求,一会儿送餐,一会儿送物。但自从多了机器人“同事”,有它们每天不分昼夜忙碌地穿梭在客房楼层里指引送物,没事还能跟客人“聊”上几句,提供点情绪价值。这班上起来都轻松多了。特...